网络经济对银行业务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http://www.51xue.org.cn 2007/5/22 源自:金融学堂 【字体:
】
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在2000年10月发表的白皮书中指出:“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国际互联网(Internet)技术在银行的应用,将使银行业发生根本转变,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和影响对银行机构、监管当局双方而言均是从未经历过的新事物。”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导致经济活动虚拟化、银行虚拟化、货币虚拟化的同时,加速了银行业的创新活动,衍生金融工具大量涌现、传统银行业务衰退。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1、银行业务创新速度加快。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规则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银行业务也在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给银行业在信息生产、流动性供给等方面带来发展机遇,使银行的功能更具多元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功能方面出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这些变化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及其性能提高致使金融电子化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迅速提升;二是Internet与金融电子化系统联网致使信息传递成本下降;三是国际金融市场规则趋向宽松致使衍生业务扩大并使银行资产逐渐走向证券化。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服务业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此外,技术创新在给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信息产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已经具备提供资金中介服务和结算服务的实力,并且正以各种形式向这些传统上由银行独占的业务领域渗透、瓜分市场份额。导致银行传统业务萎缩,市场占有率减少。
2.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衰退。
由于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金融信息处理能力并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金融市场出现直接金融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范围扩大、资金向共同基金等开放式投资信托转移等趋势,导致银行的存贷款传统业务衰退。
3.银行的特殊性发生变化。
银行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特殊性不仅在于能向社会提供结算服务和融资中介服务,更重要的是银行在提供这些服务的同时,大量地高效地生产和积累着有关客户财务状况、市场动向等方面的信息,而且在资金服务中具备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所以银行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信息生产和流动性供给方面。信息技术对银行的特殊性影响表现在:首先关于信息生产,目前已被采用的信用记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客户的资信审查能力,并可获取与现金流量具有同等价值的企业信息,银行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将不复存在,其优势则可能瓦解。其次关于流动性供给,仅就银行存款具备的结算功能而言,在分业经营前提下现行的结算制度仍是只允许银行存款作为结算货币使用。因此,提供具备流动性的“存款货币”的功能仍然是银行独有的功能,其特殊性尚存。
4.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别缩小。
对企业而言,构筑企业与银行的长期关系(主银行制)的好处之一是可抑制银行贷款利率波动。但随着社会资金从银行存款向市场性金融商品转移,以及电子结算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对结算帐户存款需求减少,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降低,今后主办银行制将越来越难以维持。随着金融交易市场化的发展,银行不得不进行业务创新,例如,向顾客提供风险管理手段、提供利率波动小的存款种类、提供市场衍生金融商品等等。因此,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经营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别逐渐缩小。
二、网络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与Internet联网的电子商务中,主要的数据流有3类:商流(即商务信息流)、资金流(即电子贷币支付流)、物流(即商品输送流)。其中,电子货币作为网上交易必备的支付手段在电子商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用卡是电子货币的主要类型之一,是目前世界范围普及率最高的一种电子货币,也是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用于零售业务的首选品种。因此,信用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仅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且对金融政策的影响不可忽视。以下以信用卡为例实证分析电子货币的普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信用卡的普及使用会助长消费者的流动性偏好。
根据凯恩斯关于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消费者之所以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有货币在手,则机动灵活,放弃货币也就是放弃机动灵活。与其他支付手段相比,信用卡的最大特征是:提供消费信用,消费者在预定的限额内无须担保可自由借贷,有助于增长消费者的流动性偏好。在信用卡等消费信用普及的国家中宏观储蓄率比消费信用不普及的国家低。当经济主体处于受流动性制约的状态时,金融政策通过收缩或扩大流动性可以影响经济主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资源分配。由于信用卡特殊的消费信用功能及其使用的方便性,当普及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会缓解对流动性的制约,直接调整货币供给量,对制约流动性的金融政策起到削弱作用。
2、信用卡的普及使用可使货币流通速度上升。
信用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可以随时提供消费信用,而在预定的时间集中结算。这样就可以削弱对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降低关于个人持有货币的不确定性,致使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减少。中央银行通过对这种货币需求减少的调节,可使货币流通速度上升。
三、网络经济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贷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合适的政策中介目标、政策工具以及传导机制,电子结算技术普及过程中,当电子货币发行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货币乘数和货币需求函数均会发生变动。一般而言,电子结算技术普及过程中二者的变动均会对中央银行构成不可预测的冲击。近十几年来国际主要货币市场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金融技术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各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均发生较大波动呈现不稳定趋势,这已被许多经济学家论证过。对于货币市场的这种不稳定状况,引起人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思考。由于普及电子货币使用之后,将对货币市场造成不可预测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会频繁发生,所以中央银行选择稳定利率的政策目标对于稳定货币市场的作用会比较显著。
四、网络经济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金融市场短期利率是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的供需关系决定的,中央银行作为基础货币的唯一供给者,随着金融技术创新的深化,中央银行对于金融市场短期利率的控制能力原则上不会降低。既然在信息技术创新条件下目前中央银行仍具备对短期利率的控制能力,那么,以短期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对固定资产投资等实体经济施加影响的过程中,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是否回被削弱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下,对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问题展开讨论。
1、传导机制的贷款渠道。
以银行为首的金融中介服务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贷款渠道”,贷款渠道的重要性在于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在开放型市场中可自由交易的“债券”与银行“贷款”是不同类型的资产/负债,相互不能“完全替代”,因此,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在资金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技术创新是否会降低贷款渠道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贷款与债权证券化等金融服务不断向市场化推进,意味着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在资金市场选择银行贷款之外的融资渠道的机会不断扩大,银行贷款与债券替代性逐渐增强。随着金融技术创新的推进银行贷款与债券的替代性增强,导致贷款渠道的重要程度降低,通过贷款渠道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减弱。金融信息技术创新对货币渠道的另一重要影响表现在:由于银行贷款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必然发生带有盲目性的“信用分配”。信息不对称还将导致市场对利率变化不能作出正确反映。衍生工具对“信用分配”的影响表现在:当企业从市场筹集资金时,可以发行有价证券并适当组合衍生金融商品,其结果,既可向社会更多的公布有关该企业的信息,也可使企业通过运用衍生工具降低借贷成本,分散风险,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可以大大减小借贷风险,致使贷款市场中出现信用分配的可能性降低。因此,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广应用“信用分配”会减少,贷款渠道对金融政策的传导程度降低。
2、传导机制的存款渠道。
信息技术创新对于金融政策的另一传导途径“存款渠道”的影响表现在金融业不断向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商品之间的转换及其利率变化更趋势活跃,利率的调整速度加快,反映出“存款渠道”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利率渠道”的有效性受到了挑战。衍生工具的普及应用,致使希望减轻风险负担的经济主体可以容易地将风险性大的金融资产,转移给基于某种利益考虑愿意适度承担风险的经济主体。因此,利率的变化对经济主体支出行为的影响减弱。扩大衍生商品交易会降低“利率渠道“传导金融政策的有效性。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1、银行业务创新速度加快。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规则等外部环境的变化,银行业务也在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给银行业在信息生产、流动性供给等方面带来发展机遇,使银行的功能更具多元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功能方面出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这些变化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及其性能提高致使金融电子化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迅速提升;二是Internet与金融电子化系统联网致使信息传递成本下降;三是国际金融市场规则趋向宽松致使衍生业务扩大并使银行资产逐渐走向证券化。这一系列原因导致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服务业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此外,技术创新在给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对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信息产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已经具备提供资金中介服务和结算服务的实力,并且正以各种形式向这些传统上由银行独占的业务领域渗透、瓜分市场份额。导致银行传统业务萎缩,市场占有率减少。
2.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衰退。
由于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网络金融的发展,提高了金融信息处理能力并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金融市场出现直接金融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范围扩大、资金向共同基金等开放式投资信托转移等趋势,导致银行的存贷款传统业务衰退。
3.银行的特殊性发生变化。
银行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特殊性不仅在于能向社会提供结算服务和融资中介服务,更重要的是银行在提供这些服务的同时,大量地高效地生产和积累着有关客户财务状况、市场动向等方面的信息,而且在资金服务中具备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所以银行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信息生产和流动性供给方面。信息技术对银行的特殊性影响表现在:首先关于信息生产,目前已被采用的信用记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客户的资信审查能力,并可获取与现金流量具有同等价值的企业信息,银行信息生产的特殊性将不复存在,其优势则可能瓦解。其次关于流动性供给,仅就银行存款具备的结算功能而言,在分业经营前提下现行的结算制度仍是只允许银行存款作为结算货币使用。因此,提供具备流动性的“存款货币”的功能仍然是银行独有的功能,其特殊性尚存。
4.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差别缩小。
对企业而言,构筑企业与银行的长期关系(主银行制)的好处之一是可抑制银行贷款利率波动。但随着社会资金从银行存款向市场性金融商品转移,以及电子结算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对结算帐户存款需求减少,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度降低,今后主办银行制将越来越难以维持。随着金融交易市场化的发展,银行不得不进行业务创新,例如,向顾客提供风险管理手段、提供利率波动小的存款种类、提供市场衍生金融商品等等。因此,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在经营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别逐渐缩小。
二、网络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与Internet联网的电子商务中,主要的数据流有3类:商流(即商务信息流)、资金流(即电子贷币支付流)、物流(即商品输送流)。其中,电子货币作为网上交易必备的支付手段在电子商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用卡是电子货币的主要类型之一,是目前世界范围普及率最高的一种电子货币,也是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用于零售业务的首选品种。因此,信用卡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仅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且对金融政策的影响不可忽视。以下以信用卡为例实证分析电子货币的普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信用卡的普及使用会助长消费者的流动性偏好。
根据凯恩斯关于货币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消费者之所以持有货币,是因为货币最具有流动性,有货币在手,则机动灵活,放弃货币也就是放弃机动灵活。与其他支付手段相比,信用卡的最大特征是:提供消费信用,消费者在预定的限额内无须担保可自由借贷,有助于增长消费者的流动性偏好。在信用卡等消费信用普及的国家中宏观储蓄率比消费信用不普及的国家低。当经济主体处于受流动性制约的状态时,金融政策通过收缩或扩大流动性可以影响经济主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资源分配。由于信用卡特殊的消费信用功能及其使用的方便性,当普及范围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会缓解对流动性的制约,直接调整货币供给量,对制约流动性的金融政策起到削弱作用。
2、信用卡的普及使用可使货币流通速度上升。
信用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可以随时提供消费信用,而在预定的时间集中结算。这样就可以削弱对货币需求的预防动机,降低关于个人持有货币的不确定性,致使基于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减少。中央银行通过对这种货币需求减少的调节,可使货币流通速度上升。
三、网络经济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贷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合适的政策中介目标、政策工具以及传导机制,电子结算技术普及过程中,当电子货币发行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货币乘数和货币需求函数均会发生变动。一般而言,电子结算技术普及过程中二者的变动均会对中央银行构成不可预测的冲击。近十几年来国际主要货币市场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金融技术创新和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各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需求函数均发生较大波动呈现不稳定趋势,这已被许多经济学家论证过。对于货币市场的这种不稳定状况,引起人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思考。由于普及电子货币使用之后,将对货币市场造成不可预测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会频繁发生,所以中央银行选择稳定利率的政策目标对于稳定货币市场的作用会比较显著。
四、网络经济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金融市场短期利率是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的供需关系决定的,中央银行作为基础货币的唯一供给者,随着金融技术创新的深化,中央银行对于金融市场短期利率的控制能力原则上不会降低。既然在信息技术创新条件下目前中央银行仍具备对短期利率的控制能力,那么,以短期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对固定资产投资等实体经济施加影响的过程中,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是否回被削弱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以下,对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问题展开讨论。
1、传导机制的贷款渠道。
以银行为首的金融中介服务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贷款渠道”,贷款渠道的重要性在于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在开放型市场中可自由交易的“债券”与银行“贷款”是不同类型的资产/负债,相互不能“完全替代”,因此,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在资金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技术创新是否会降低贷款渠道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贷款与债权证券化等金融服务不断向市场化推进,意味着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在资金市场选择银行贷款之外的融资渠道的机会不断扩大,银行贷款与债券替代性逐渐增强。随着金融技术创新的推进银行贷款与债券的替代性增强,导致贷款渠道的重要程度降低,通过贷款渠道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减弱。金融信息技术创新对货币渠道的另一重要影响表现在:由于银行贷款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必然发生带有盲目性的“信用分配”。信息不对称还将导致市场对利率变化不能作出正确反映。衍生工具对“信用分配”的影响表现在:当企业从市场筹集资金时,可以发行有价证券并适当组合衍生金融商品,其结果,既可向社会更多的公布有关该企业的信息,也可使企业通过运用衍生工具降低借贷成本,分散风险,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可以大大减小借贷风险,致使贷款市场中出现信用分配的可能性降低。因此,随着金融衍生工具的推广应用“信用分配”会减少,贷款渠道对金融政策的传导程度降低。
2、传导机制的存款渠道。
信息技术创新对于金融政策的另一传导途径“存款渠道”的影响表现在金融业不断向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商品之间的转换及其利率变化更趋势活跃,利率的调整速度加快,反映出“存款渠道”的有效性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利率渠道”的有效性受到了挑战。衍生工具的普及应用,致使希望减轻风险负担的经济主体可以容易地将风险性大的金融资产,转移给基于某种利益考虑愿意适度承担风险的经济主体。因此,利率的变化对经济主体支出行为的影响减弱。扩大衍生商品交易会降低“利率渠道“传导金融政策的有效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