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曲艺要回到百姓家门口
最近,中国曲艺家协会发起“优秀曲艺人才培养工程”,一些前景看好的演员被遴选进来,这一新闻使主持该协会工作的姜昆再度成为社会瞩目的人物。其实,如何振兴曲艺,如何振兴相声,正是姜昆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五大浮躁干扰曲艺发展
“廉价的掌声振兴不了曲艺”
姜昆认为,现在有五大浮躁干扰了曲艺的发展,这五大浮躁是指作者浮躁、演员浮躁、舞台浮躁、观众浮躁、媒体浮躁。所谓浮躁,就是什么节目都要咋咋唬唬、轻佻浅薄、肆意夸张。作者急于煽情,演员热衷虚荣,舞台专门挑逗,观众就图热闹,媒体只关心是否抢眼。可是这样的节目没什么价值,不可能留存下来,也不代表时代,更不会推动曲艺的进步。姜昆说,当代曲艺既要贴近观众,又要引领艺术,既要立足社会,又要着眼未来,既要让观众喜闻乐见,又要讲究文化沉淀与思想含量。如果一味地顾及眼前的热闹和廉价的掌声,靠恶俗甚至“夹荤”来赚取票房,非但挽救不了曲艺,还会严重影响曲艺的将来。
姜昆一年多以前调到中国曲艺家协会主持日常工作,上任伊始,就率领曲协工作人员赴福建、甘肃、内蒙古、陕西、四川等地进行调研,照姜昆的话讲,曲艺的现状是繁、散、难。“繁可不是烦心的烦,是繁多的繁;散是分散的意思,哪儿都有;难呢,是说工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发起“周末相声俱乐部”
“曲艺是普通生活的一部分”
姜昆认为,曲艺演出的定位不能定在大剧场、电视台、晚会和各种仪式上,曲艺应该放在老百姓的眼面前儿。曲艺本来就属于老百姓自己的节目,是普通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演出也应该像乌兰牧骑,像轻骑兵。“我们要直接面向观众,任何一个大众的场所都可以成为曲艺演出的场地。”
在姜昆的倡导下,曲艺界同仁发起了“周末相声俱乐部”,20元一张票,场场爆满。中国曲协还组织了“送欢笑小分队”,以名演员为主,分赴各地县乡镇演出,分文不取。“一个月里别的演出都赚钱,就这一次是公益性的,难道还不行吗?”姜昆的这番话赢得了演员的热烈响应,也相继为广大农村送去了欢笑。
在福建宁化老区,舞台下面光小板凳上就坐着两万余名观众,伫立在两旁的则不计其数。虽然台上都是明星,但舞台简简单单。今年7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曲艺节分别在杭州、南京、江门、昆明、银川、铁岭、济南7个分会场进行,最后又在北京演出9台精品晚会,合起来共有40多个曲种亮相。姜昆说,这样做,一可以顾及到曲艺的地域性和方言性特点,二可以充分展示地方曲艺的整体面貌。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在老百姓家门口演戏,演反映他们自己生活的戏,显示出曲艺特有的人民性。
在创新中传承曲艺
“决不当败家子和无能儿”
姜昆把未来的曲艺形容为“以新面孔、新作品、新形式为突出特点的新的曲艺艺术”。新,就是要适应时代,适应新的审美需求。可是,无论传承还是创新,都需要一套机制。他认为,曲艺属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目前民族文化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坎儿”上。谁都知道没有文化的民族就没有竞争力,但我们至今仍未形成完整有效的机制来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姜昆说:“如果保护不住,那我们就是一群败家子,如果不加以发展,那我们则是一帮无能儿。我们这代人决不能当败家子和无能儿!”姜昆还希望尽快建立各类曲艺博物馆,把声音、图像、文字等历史资料立体地保存下来,让老一辈曲艺家的绝活儿和艺术创造永远流传下去,成为曲艺发展的基石。另外,还要成立曲艺学校甚至学院,同时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曲艺人才,提升舞台水平,在演出和创作中不断创新,推动曲艺事业的进步。
谈到相声的前景时,姜昆以“振兴指日可待”来表达他的信心。他介绍,最近曲协举办的相声人才培训班,有人戏称为“相声MBA”,招收的就是一些很有潜力的演员,目的是想让他们成为一流的艺术家。在学习期间,学员必须关闭手机,安下心来,去掉浮躁之气。“什么都不想放弃,怎么能有时间去创作?我明确告诉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上春节晚会,也不是拿什么证书,而是扎扎实实地学习基本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