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殿堂级大师杨德昌病逝
“金马奖”欲为其特设致敬环节
中国台湾著名导演杨德昌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五(北京时间周六)因结肠癌在美国去世,享年60岁,媒体从杨德昌的好友、中国台湾资深电影人焦雄屏处证实了这一消息。
据美国媒体报道,杨德昌病逝于自己在加州贝弗利山庄的家中,在此之前,杨德昌已经同结肠癌病魔斗争了七年。在最后弥留阶段,妻子彭铠立一直陪在他身旁。
杨德昌的身体状况近几年始终是个谜,四年前影星成龙无意间透露,有一位与他合作的名导演罹患肝癌后,外界即猜测这位导演是欲与成龙合作动画电影的杨德昌,不过杨德昌始终否认。最近一年多,杨德昌一直在养病,也没有新作品出现,昨日传出病逝的消息让许多友人大为意外。
一年以来一直在养病
台湾《联合晚报》著名电影记者、资深影评人唐在扬称,包括台湾的很多媒体和杨德昌的老朋友已经一年多没有杨的消息,这次听到死讯都感到意外和可惜。杨德昌在2000年以后一直在为自己的动画长片努力,但拍摄动画片遇到的很多问题令他困惑和困扰,也影响了他拍摄剧情长片的计划,留下不少遗憾。
据唐在扬介绍,一年多以来,杨德昌跟外界几乎一直没有接触,都在养病。而很多人想找他,都找不到人,只知道他得了病。而再次得到他的消息就是他过世的新闻。
唐在扬所在的《联合晚报》昨日用一个大头条加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杨德昌逝世的消息,并对其生平成就等作详细回顾。杨德昌在业内的好友包括李安、侯孝贤、吴念真、王家卫、张亿、焦雄屏等都已经知道了杨去世的消息,大家都感到意外和可惜。杨德昌的太太彭铠立目前据说在洛杉矶,一直陪在杨的身边。
唐在扬称,杨德昌在华语电影圈中算是非常特别的一个导演,他在美国受过良好的教育,理工科出身,并非专业学习电影,这让他的作品少了很多匠气,能够突破窠臼,有所创新。他擅长发掘和表现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感觉,而其他台湾导演大都很乡土,内地导演则热爱怀旧。而唐在扬认为,杨德昌的去世虽然是华语电影的巨大损失。杨德昌对于华语电影最大的贡献其实是告诉人们原来电影可以这样拍,原来可以这样讲故事。不一定非要拍古装,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和事也很细腻感人。
动画片《追风》成未完遗作
2003年,杨德昌成立“铠甲娱乐科技”,致力发展动画电影,他的“动画可以把影像剧情推展到无限可能”的创作理念与成龙契合,于是两人达成策略联盟。两人商定,由杨德昌的“铠甲娱乐科技”以成龙为原型人物,预计投资70亿,透过动画的包装以及虚拟剧情、场景、人物,把成龙的肖像拓展为包括动画电影、电视、电玩等一系列产品。这个系列工程的首个作品动画电影《追风》计划投资2亿美金,以三年时间拍摄,其后则是每集制作预算高达20万美金的电视动画片,一共拍摄52集,由成龙亲自设计动画人物的武术动作。
2005年,杨德昌在戛纳向记者透露,《追风》最早将于2007年完成制作,然而他的猝然去世让这部作品成为他未完的遗作。
今年金马奖将特设致敬环节“补课”
焦雄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杨德昌代表了台湾电影的巅峰,他对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有着突出的贡献,他那种对电影语言进行拆解、颠覆的手法,通过电影对心灵透彻的剖析,已经超出电影的范畴,这种贡献是可以放在文化艺术上的。他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让他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电影的先锋,是世界电影殿堂级人物。
在我接触的这么多中外导演中,他的谈话最有力度,脑子最清醒,他的阅读范围之广、对文化理解之透彻,中外都很少有人超过他,他是世界级的天才电影人。台湾电影对他曾有过一些忽视,我想后来的电影史学家会给予更为公正的评价。在征得家人的同意下,我想今年金马奖肯定会设置向他致敬的环节。
本报综合
最后一次接受内地媒体专访
戛纳评委欲与成龙一起“追风”
2005年戛纳国际电影节,杨德昌导演,最后一次接受内地媒体的专访。
问:这次担任戛纳短片竞赛单元的主席,能谈谈这几天看片的感受吗?
杨德昌:其实做评委真是很难的,能够来到戛纳的二三十部短片是从1500多部报名影片中挑选出来的,最后只有一个奖,也就是几十分之一的机会,得奖的概率太低了。
问:今年两岸三地都有影片进入竞赛单元,你对此有何评价?
杨德昌:华语电影现在的水平越来越高,除非运气特别不好,才会缺席各大电影节。今年同时有三部电影入围,证明华语电影已经是世界等级了。
问:您最近在拍摄新片吗?
杨德昌:我一直在准备一部关于武侠的动画片《追风》。小时候就一直很喜欢动画片,一直也有想法要自己拍摄一部,但是过去没有机会,现在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了。
问:听说这部动画电影的男主角是以成龙为原型的,您这次来戛纳有没有和他就此进行交流?
杨德昌:这部电影确实是以成龙肖像作为男主角的原型。我现在基本上给这部动画片定的目标,是希望能在世界上都能有所影响。也希望台湾能成立像宫崎骏成立吉卜力工作室,培养专业动画人材。
获奖纪录
他最终抵制金马奖
●1983年 《海滩的一天》,获1985年金马奖最佳作品、最佳编剧提名,并获美国休斯敦国际影展评审团推荐金牌奖。
●1985年 《青梅竹马》,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家协会奖。
●1986年 《恐怖分子》获第二十三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奖。
●1991年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获第二十八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奖、最佳编剧奖。
●1994年 《独立时代》获第三十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奖,被评为1994台湾十大华语片之一。
●2000年 《一一》拒绝参评金马奖,却获得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奖、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