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袁隆平
袁隆平的故事
少年袁隆平
袁隆平的童年,处在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磨难伴随着他的成长.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时期曾做过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文昌县县长等职。父亲袁兴列做过县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后就读于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抗战爆发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任南京政府侨务科长。
1930年9月1日,袁隆平出生在北平协和医院。在兄弟五个中排行老二,故取名二毛。因其属马,大家又称它为小马驹。
童年的小马驹有着很多的调皮故事。在家人眼里,这匹小马驹长的不太顺眼,有时还显得笨手笨脚。要他拿碗,碗被摔坏;要他取杯子,杯子掉地上;穿的长袍不是被扯破就是烧一个窟窿。可是他爱动脑筋,对新奇事物总想体验一下,结果闯了不少的祸。
袁隆平的童年所处的20世纪30年代日寇的铁蹄正践踏中国。他随着父母四处迁徙,先后辗转于北京、重庆、南京、武汉.逃难中饱尝艰辛,看到携家带口的人群,目睹横尸遍地的街巷,无数悲惨的景象冲击着他幼小的心灵。磨难和山河破碎的残酷现实使他或多或少懂得了旧中国苦难的原因。激发了他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志向。
少年的袁隆平一直学业优异,志趣高远,爱好广泛,喜欢提问。在数学课上,老师讲到:正数相乘得正数,负数相乘也得正数。袁隆平觉得蹊跷。于是他向老师发问:老师,为什么负数乘负数还得正数?在50年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和另一为获奖者数学家吴文俊交谈时,袁隆平说:数学是科学之母,我初中时向老师提问为什么负负得正,直到现在我还是弄不清楚。
1943年,袁隆平转学到博学中学。在那里学习,生活了四年.期间生活是相当艰苦的,吃的是杂粮饭,点的是桐油灯,一两个星期才能打一次“牙祭”。但学习还是紧张而有规律的,早上6点钟起床,10分钟后就得洗漱完毕在操场集合做操,这无疑养成了他干事利索,遵守时间的作风。
博学中学一直强调的是英语的教育,幸好袁隆平童年时受到了好的家庭教育。 父亲教他国文,母亲启蒙了他英文。使他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正如袁隆平自己说的:“我现在之所以能在各种国际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主要是母校给我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书本中少年的袁隆平读到了爱因斯坦的故事,接触了他的理论。“当我从只当我知道爱因斯坦这个名字之日时,就非常崇拜他,我崇拜他那超乎寻常的思想方法和大胆创新的胆略”爱因斯坦的创新精神对袁隆平后来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产生了极大影响。
袁隆平在学习上成绩优异,在同学中间更是一个活跃分子。他喜欢各种体育活动,学会了跳踢踏舞,这种爱好一直保留到现在。但是他最喜爱的还是游泳。袁隆平的游泳技术还是在童年时练就的。
那是1937年,他随父母从汉口逃难到湖南省桃源县。在乘船过沅江时,不慎落入滔滔河水幸亏一位船工及时相救,才捡回性命。7岁的他决心向船工那样学会“划水”,也能在水里救人。从那时起就苦练游泳,还不到十岁就斗胆去横渡长江,令同学和老师瞠目结舌。
1947年,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袁隆平由于个头小,没有被选中。不服气的他,在参赛那天,坐在参赛同学的自行车后面进入了赛场,体育老师发现他热情很高,才勉强答应让他去试一试。结果,他出人意料的获得了汉口赛区男子100米和400米自由泳第一名。而其他同学无一入选。不久在湖北省利的比赛中又夺得了男子自由泳的两块银牌。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袁隆平很喜欢毛主席的这句诗。无论是在湘辉农校,还是在海南的试验田,还是在研究所里。他都会泅渡沅水、搏击海浪、或者在泳池里一展身手。这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塑就了他百折不挠,勇于搏击的个性。
1948年,袁隆平随全家迁往南京,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附中学习。高中毕业,他面临着升大学的选择。父亲劝他报考南京的名牌大学,将来出人头地。袁隆平却另有打算。动荡流离的童年,形成了他强烈的爱国爱民之情。天性热爱自然的他立志学农报国。倔强的袁隆平最终说服了家人,1949年他顺利考入重庆湘辉农学院(西南农学院的前身)。
大学期间,袁隆平主修专业是遗传育种学。这一选择决定了袁隆平的人生轨迹;这一选择使他的人生丰富而具有传奇色彩,中国也因而出现了一位蜚声世界的科学家。
艰难的抉择
袁隆平的选择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意味着离经叛道,但这位勇敢的年轻人义无反顾 ,闯进了杂交水稻这片禁区,试图开辟一个新天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被分别配到到偏远的湘西雪峰山麓德安江农校教书。他马不停蹄的,由重庆顺长江而下,过三峡到武汉,转火车到长沙,再乘汽车翻越雪峰山,历时半个多月行程两千多公里,风尘仆仆的赶到唐朝诗人王昌龄诗赞的”醉别江楼桔柚香”的黔阳县,走进了安江农校的校园。开始了他长达十九年的教学生涯。
第一个学期,袁隆平被安排教俄语.“自己学的是农学,怎么教俄语?”好在他对俄语略知一二,边学边教,竟也博得了学生的喜爱。第二年学校安排他到遗传育种教研组,这他才干起了自己的本行。
袁隆平最早的研究对象是红薯。在当时的南方农村,水稻产量很低,素有“红薯半年粮”的说法。他把“月光花”嫁接到红薯上,希望上面结籽,下面接薯,来提高红薯常量。果然,1958年,他嫁接的“月光红薯”获得了大丰收,其中最大的一篼“红薯王”达到了13.5公斤。在那个浮夸的年代,袁隆平着实放了“一颗卫星”。
可第二年,他将那些种子种下去,地下根本就长不出红薯。他还做了其它的一些实验,都没有获得成功。
袁隆平开始感到迷茫,开始怀疑“无性杂交”的一贯正确性。
在不断的学习中他接触到了西方的遗传学理论,意识到了传统遗传学的局限。袁隆平还经常带领学生到农村去支援春耕和双抢.。在当时水稻产量很低,农民一年到头总吃不饱肚子,农民主要依靠红薯充饥,但红薯不经饿,吃多了还反胃。袁隆平自己对此也深有感受,“经常饭碗一丢,肚子就饿了,我现在脚是扭肿了,那时没有扭也肿”
袁隆平亲眼目睹了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因吃了观音土,不能大便,结果活活憋死了。“死时,她的眼睛竟因痛苦的挣扎像金鱼般鼓了出来。回顾那三年自然灾害,是自己经过挨饿,特别是看到广大农民都在挨饿,亲眼看到饿死人,还了解到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在带头节食,我才深切的感受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说的是多么实在,可是,哪朝哪代解决了这个问题”。
粮食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一直困扰这人类。袁隆平作为一个农学系毕业的学生,感到有责任用自己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
袁隆平决定,改变研究方向,搞水稻杂交。
当西方国家的专家都在按传统的经典理论进行水稻研究的时候,一个偏远山区农业学校的教师却要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把那么长稻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和朋友们走路累了就到水稻底下乘凉”
万事开头难,没有知音,没有拥挤,没有喧嚣.摆在袁隆平面前的是一片空白,他孤军一人前行了。
校外有一块试验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袁隆平从这里起步,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每天课余时间,他都来到这里,一转就是几个小时,然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小屋。
1960年,盛夏的一天。像往常一样袁隆平下课后,挽起裤腿,来到稻田仔细察看起来。突然,他发现了“新大陆”:一株植株高大,颗粒饱满的水稻。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的做好标记。第二年他把收获的种子种下去,结果长出的水稻,高的高,矮的矮 。袁隆平大失所望。
“失望之余,突然来了灵感:如果它是纯种的话,它不会分离,我推测它是一个天然杂交稻”这就坚定了袁隆平搞杂交水稻的信心。
禁区拓荒者
这是普普通通的稻田:
画家从这里走过,绘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诗人从这里走过,吟出一首赞美的田园诗;
农民从这里走过,期待大自然秋后的丰收;
袁隆平从这里走过,启迪他发明了“点金术”
在风雨中等待,在烈日中查看。从1963年开始,在农民的稻田里时常能看见袁隆平寻找雄性不育株的身影。
第一天过去了,两手空空。
第二天过去了,两手空空。
第三天过去了两手空空。
第四天,第五天…..
依然是两手空空。
一年之后的一个夏天旱稻正在扬花吐穗,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泥水, 手持放大镜,在“万绿丛中,寻它(水稻雄性不育株)千百度”终于发现了三株水稻雄性不育株。请记住这个时间“1964年,6月20日”
1965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这是他关于杂交水稻的第一篇论文,他出手不凡,直击禁区,一石击起千重浪。当然,更多的是嘲笑之声。
在一片鼓噪声中,袁隆平的事业开始起步。这时暴风雨来了。
1966年五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在这场“深刻的革命”中袁隆平自然不能幸免于难.罪证有二,一是“出身问题”,二是“现行问题”。
文攻开始了。校园里攻击袁隆平的大字报不下一百张。“宣扬资产阶级学说”“自由散漫,典型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武斗又来了.“革命小将横刀立马”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瓶瓶罐罐彻底砸烂.多亏学生帮忙藏了几盆。
作为首当其冲的“牛鬼蛇神”,造反派早已在“牛棚”中腾出地方为袁隆平搭铺。
对此袁隆平早已做好心理准备。
工作组长来了,结果出人意料。
“‘牛棚’你就不要去了继续搞你的杂交水稻试验,争取在实验中改造好自己,为人民立功”
袁隆平受宠若惊又百思不得其解。
“树欲静而风不止”。1968年5月18日,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整个试验田被人彻底毁灭。四天后,悲痛欲绝的袁隆平在一口井中发现了培育了4年的苗子,沉下去的都已淹死。幸好飘在上面的几根又活了过来。
“这个实验是三岁小孩搞的玩意儿,根本搞不出什么名堂”
“这是袁隆平为达到陷害他人的目的自己干的,既可向上面交差,又可金蝉脱壳”
那是一个人性扭曲的年代。1969年,校“革委会”下令调袁隆平到湖南溆浦煤矿当工人。
两个月后袁隆平又奇迹般的出山了。
他被调往湖南省农科院,担任杂交水稻研究的业务主持。
不育稻种几经洗劫,但又绝处逢生,袁隆平屡遭冲击却又转危为安,才有杂交水稻的问世的鸿运。 冥冥之中似有神佑。 多年后才真相大白。
袁隆平的论文发表后,原国家科委九局的赵石英局长,立即发现了其中蕴藏的价值。立即上报科委党组,党组书记聂荣臻立即表示全力支持。
就是赵石英的慧眼和那特殊时期的支持。消除了袁隆平心壁的寒冰,使他在政治漩涡中得以保全。
从1968年起,当寒风逐渐南下,席卷洞庭湖的时候袁隆平就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像候鸟一样到南国去了。
到海南三亚,不是去避寒,而是去开展艰难的工作。
天涯海角如画的风光,湛蓝的大海,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四季常绿的热带作物.是水稻育种的理想环境。
春长沙,秋南宁,冬海南,南北辗转,一年三地.在南开北往的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
袁隆平的身体也从130多斤跌到100来斤。
10个春节是在海南度过的。孩子出生时,他不在身边,父亲病故时,也不在身边。
从1964年开始到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经过了整整6年,2190个日日夜夜,先后用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艰苦的试验伴随着质疑和嘲讽,这时的袁隆平已经步入不惑之年。
疲惫的心沮丧极了,热情被压抑到了冰点,研究跌入了低谷。
这是黎明前的黑夜。
在海南三亚,袁隆平给助手们讲了一个“鹿回头”石刻的美丽传说:
在很久以前,有位勤劳勇敢的彝族青年。手拿弓箭追一只梅花鹿,追了七天七夜,一直追到这里。梅花鹿被迫跳上这块石头。可眼前茫茫大海,已无路可走。男青年正要张弓射去,梅花鹿突然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姑娘。后来他们相亲相爱,结成一对美满的夫妻.。
袁隆平和助手们苦苦寻觅的美丽姑娘,终于来了。那是1971年11月23日一个晴朗的日子。
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的天然野生稻。
袁隆平,李必湖,冯克珊三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袁隆平当即把它命名为“野败”。
“野败”的发现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铺平了道路。
喜中有忧,当年最后一场台风带来的大雨把海南大地变成了一片汪洋。试验田的秧苗岌岌可危。病中的袁隆平在和大家一起把秧苗抢救出来的时候,几乎晕了过去。
1971年,袁隆平把“野败”材料无私的贡献出来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攻关,奏响了南繁凯歌。
让我们记住这一年:1973年。苍天有眼,天道酬勤。43岁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每亩500公斤以上。
十年磨一剑。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起,到三系配套成功整整十年。
十年的光阴,圆了袁隆平的水稻高产梦。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为下世纪可能出现的世界性饥饿问题提供了法宝。国际上甚至称杂交水稻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十一届六中全会的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将籼型杂交水稻与氢弹和人造卫星发射回收,并列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在湖南郴州有一个名叫曹宏球的普通农民,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使他和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于是,他拿出自己多年辛勤劳动所得的近5万元钱,请人雕刻了一尊和真人一样大小的袁隆平汉白玉雕像,在竣工时乡亲们放鞭炮,扭秧歌,还在雕像前供上象征长寿与祝福的寿桃果品。在乡亲们眼中,袁老师是恩泽乡里的“米菩萨”。
在东南亚,杂交稻使那些种植鸦片的山民们看到了希望,很多人改邪归正,改种杂交水稻。
在袁隆平的书房有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竿头.
科学探索的脚步是不会停止的,在三系法研究成功以后。袁隆平又取得了两系法的成功,目前正向超级稻的研究进攻,一期目标已基本实现,平均亩产超过了800公斤。
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2、3亿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同时,杂交水稻已在世界十多个国家得到推广。
“我这一辈子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让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造福全人类;第二个愿望是把“超级杂交稻”搞成功”
[1] | [2] |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