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网乌鲁木齐5月18日电(记者毛咏 白志强)从新疆最西部帕米尔高原上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来的100多位柯尔克孜族男女老少,近日来到广东省的滨海城市东莞,为14对已在当地成为产业工人的柯尔克孜族孩子,举办集体婚礼。
这是新疆的柯尔克孜族“牧民”为他们的“工人”孩子办的集体婚礼;这是在“珠三角”这个中国最发达的制造工业集中地一个“工业园”里按照“牧区”规矩举办的婚礼。
婚礼按伊斯兰教的教规进行,从家乡请来的阿訇为新人们主持“尼卡”:讯问新郎和新娘是否愿意成婚。之后,阿訇便要求14对新人相互用蘸满盐水的馕喂到心爱的人的口中,这象征着青年夫妇要同甘共苦,共度人生。
这些已经习惯了在工厂流水线边工作、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此刻感受着遥远的新疆草原传来的“婚姻交响曲”。
在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从2000年开始,已有1000多名来自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子女在港资、台资企业中变身产业工人,仅在长安镇凯誉工业园务工的就有300多人。今天成婚的14对新人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柯尔克孜青年真是幸福!”来自云南省保山山区的打工仔王成满说,“我们同是外出打工的,但他们有专人照顾生活、教授汉语、维护他们的权益不受侵害,如今他们县的领导又亲自为他们操办集体婚礼,没法不让人羡慕。”
中国的柯尔克孜族人口接近15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极其好客热情而又遵循传统的马背民族。“我们不想让这些已经走出高原的孩子重复这样的生活,政府给他们办集体婚礼。”吾肉孜阿力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