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网河北廊坊5月18日电(记者王民 巩志宏)18日,北京、天津、河北规划部门在廊坊签订《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藉此建立和完善京津冀三方在城乡规划方面的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重要信息沟通反馈机制、规划编制单位合作与共同市场机制,实现区域规划“一张图”。
京津冀是我国具有首都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城镇密集地区,建立京津冀城乡规划协调机制对促进这个地区城乡空间协调发展,统筹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统筹沿海开放开发重点地区的空间发展,增强京津冀城镇群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经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天津市规划局、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三方协商,达成以下框架协议:一是建立三方规划联席会议制度,主要研究、协调有关区域交通、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海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等跨区域重要的城乡规划,以及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选址,协商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规划协作的有关重大事宜,并提出规划意见和措施。二是三方在城乡规划的政策和标准规范、规划基础资料和成果、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库,实现资源共享,为动态掌握三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筹解决区域发展重大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三方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过程中,对涉及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共同协商解决的有关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其他各方反馈信息。四是加强对京津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技术支撑,根据京津冀城乡发展和规划协调的实际需要,三方规划编制单位每年拟定重点规划或研究课题,共同开展规划编制和专题研究工作。在全面放开规划设计市场的基础上,建立京津冀统一的规划设计市场,制定统一的准入标准,共同引进高水平的规划设计队伍和专家在京津冀地区开展规划设计。
为保证京津冀地区城乡规划协调工作顺利进行,三地规划主管部门决定设立京津冀城乡规划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协调工作组,分别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开展相关协调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