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民禁毒浓厚氛围
2006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以“参与禁毒斗争,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青少年、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为重点,推动禁毒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进单位、进场所,使以海洛因为主体的新滋生吸毒人员增长幅度明显下降,35岁以下青少年在吸毒人员中所占比例进一步减少。目前,新滋生吸毒人员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30%下降到5.8%,35岁以下青少年所占比例已由1998年的85%下降到59.3%。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大力支持下,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民禁毒的浓厚氛围。
引导民间力量参与禁毒斗争
2006年6月,经过全国近50万群众的网络投票,李继东、马志辉、汪俊豪、王振昌、阿合买提·库尔班、吴孟清、龚家唐、孟繁英、金木玲、林鸿汉等十位“2005年度十大民间禁毒人士”脱颖而出。评选结果出炉后,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中宣部下发通知,号召全国开展了向“十大民间禁毒人士”学习活动,并编撰了宣传手册。
此外,为进一步发动民间力量参与禁毒斗争,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和共青团中央大力加强了禁毒志愿者工作,并协调北京、海南等七省(区、市)组织开展了“中国禁毒志愿者汽车万里行”西南线活动,于2006年6月26日在北京居庸关长城举办了“共筑禁毒长城”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甘肃、湖北省分别启动了“大学生抵制毒品爱心传递行动”和“百万青少年反毒品行动”,云南省启动了万名禁毒志愿者骨干师资培训工作。四川、云南、湖北、江苏等地建立了举报毒品案件奖励办法,河南开通了互联网涉毒线索举报平台。
据统计,2006年,全国公安机关共受理人民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1209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326名,缴获各类毒品3179公斤,禁毒工作的社会基础明显加强。
加强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
为增强青少年禁毒防毒意识,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去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部宣传局、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央电视台和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以“远离新型毒品,健康成就未来”为主题的大型禁毒公益晚会《让生命更精彩》,并于国际禁毒日当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会同中宣部、教育部和中国禁毒基金会制作了《防范新型毒品宣传挂图》,并向重点省区赠送挂图一万套;联合中央电视台制作了五集防范新型毒品专题片;会同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展了对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工作督导检查,并在重庆召开座谈会,部署推进全国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
此外,共青团中央联合中央综治办、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国开展了“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贵州省面向全省1.6万家娱乐场所开展防范新型毒品知识培训并签订了禁毒承诺书。湖北省将两万余所中小学校禁毒教育工作纳入“示范学校”创建范畴和中小学校远程教育系统。北京团市委开展了青少年禁毒教育夏令营,修订了《毒品预防教育参与式培训手册》。
扩大禁毒教育社会覆盖面
2006年,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围绕禁毒人民战争进行了全方位、高频率的宣传报道,在“6·3”虎门销烟纪念日至“6·26”国际禁毒日期间掀起集中宣传高潮,有效营造了良好的禁毒舆论氛围。据不完全统计,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共刊发(播出)禁毒消息(文章)4500余条(次),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品牌栏目共制作禁毒专题节目近80期。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与公安部宣传局共同筹划了中国打击跨国毒品犯罪的30集电视连续剧《无国界行动》,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会同中宣部宣教局、公安部宣传局组织拍摄了以缉毒英雄吴光林为原型的电影和电视连续剧;策划出版了《红旗画刊———禁毒人民战争实录》、禁毒童话《逃离恐怖岛》和禁毒微型小说《天堂背后》;推出了禁毒歌曲《让生命更精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禁毒教育实施意见》,全面推进禁毒宣传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单位、进场所。民政部结合“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活动。各级妇联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与“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相结合,筑起了家庭防范毒品的防线。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了“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防范能力。据了解,北京、山西、辽宁等省市为推动禁毒人民战争的深入开展,共招募禁毒志愿者100余万名;上海、陕西、四川、广西等地成立了禁毒社工队伍、禁毒协会等群众组织,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