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启大学生就业新模式 订单式培养成新招
政府“救助”
6月27日,重庆市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召开。
副市长吴家农在会上称,将把回原籍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考核各区县政府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确保当年年底,使60%以上返回原籍登记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能够实现就业。
就在吴家农作出这样的要求前,6月13日,2007届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夕,一份意义特殊的文件,从重庆市政府办公厅迅速印发至各个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以及各普通高校。
这份编号为“渝办发[2007]166号”的文件,其正式名称是《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该文件首次以政府发文的形式,明确要求政府机关加大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的力度,并具体指明基层公安、司法、工商、税务、质监等执法部门新增人员,将是应届大学生就业的优先“流入地”,“应首先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考试录用”。
《通知》规定,对今年9月1日之后,回原籍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劳动保障部门将建立专门台账,免费提供就业咨询、职业指导、资格培训等一揽子就业服务。此外,对申请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就业见习的大学生,政府将给予补贴。由各级人事部门牵头建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对未能就业大学生免费提供3个月至半年的见习培训,当地财政还需为其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这些信息传递出的信号是:政府正在将大学毕业生就业视为一个“特殊任务”,出台种种强力措施扶持、保障,甚至将其纳入地方官员考试指标。
高校“自救”
统计表明,重庆市2006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8.8万余人,而今年,这一数字已经突破10万大关。“十五”期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总数,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同期,城镇新增岗位却十分有限,两者矛盾越来越大。
重庆市部分高校,针对就业动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开始了各种形式的尝试。
西南大学,一所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已经连续多年从优秀的毕业生中挑选“就业信息监测员”,来实现就业情报搜集功能,以完全市场化的选择,进行学科调整和专业配置。此外,该校实施“青苗计划”,实质就是让毕业生就业提前到实习期间。
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龙力,将这一模式称之为“就业前置”。他介绍,目前西南大学已将4个本科年级的在校生,全部纳入到就业指导中,从学生大一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
西南大学的“就业前置”实质是实习转试用,而重庆大学正在探索的方式,则某种意义上将大学培养变成了就业链条中的一环。日前,重庆大学与长江电力合作,在大四阶段,预招一定数量在校生组成“三峡班”,按照学校与公司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在校学习。
据悉,“三峡班”的学生毕业经考核合格后,将直接赴公司上岗,并且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得企业资助。重庆大学将此称为“订单+联合”培养模式。重庆大学宣传部介绍,“三峡班”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完成各种必修课选修课外,还要完成10多门长江电力与重大联合制定的课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在接受职业培训了。
实用思维
继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的种种“输血式”扶持后,重庆市政府将“订单式”培养,明确写入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中。
除此之外,重庆市还将积极推行普通高校毕业生,获得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即“双证书”制。有就业资格准入的有关专业,要确保90%以上的“双证书”获取率。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就是要改变以往大学毕业生缺乏实用知识,一旦毕业就面临工作困难的现状。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将使应届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据悉,为了促进大学生“双证书”获取率,重庆市还将改革现有的师资模式,推行“双师型”教师,既具有理论素养,又具备职业教师能力。据市教委有关人士透露,今后“双师型”教师数量,将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
“今后的高等教育,必须更加实用,至少能确保大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表示,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尤其是培养方式和就业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有教育专家表示,以往的高等教育更多带有精英教育的色彩,其基本思维是将每一个大学生培养成研究型人才。而现在随着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需要一种平民化思维。因此,高等教育的模式也必须向市场看齐,培养大量实用型人才,以促进学生更好地与社会接轨,毕业就能顺利上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