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言的最高“奖赏”是宽容
与其刻意设“诤言奖”,不如从领导做起,形成一个机制,精心营造一个宽容不同声音的环境
前不久,云南省政府将在全国首设“诤言奖”,最高设奖金5万元人民币,鼓励民众讲真话一事又成了焦点热议,一批“高论”、“剑论”也应景而生。
笔者看到,在围绕“诤言奖”而发出的众多时评中,贬褒的声音针锋相对,莫衷一是,正方观点认为,设诤言奖体现了为官者雅量;代表贬方面的观点则充满担忧:设诤言奖别成了“叶公好龙”、云南“诤言奖”勿成一场秀等。还有一些深度文章如《由“诤言政治”走向公共政治》也引发人们对社会政治形态的思索。
“诤言奖”之所以引发人们的兴趣,乃触动了官场及公众社会甚为关心的一个老话题:讲真话。或许是基于社会讲真话难而刻意设置“诤言奖”,或许是官员出于某种目的而推出“诤言奖”。依笔者之见,诤言最高“奖赏”不是金钱,而是宽容。
公民社会,公民是社会当中的一分子,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如何,与人们息息相关。良好的社会环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催生着人们为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力量;反之,不良的社会风气会污染人们的灵魂,压抑着人们干事的积极性。为改变社会状况,许多志士仁人会发出呐喊,发出诤言。可以说,从进入公民社会以来,这种直指社会弊端陋习的诤言会伴随社会发展而至的。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忠言逆耳利于行”、“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提倡讲真话应成为执政党的经常性要求。比如,在纪念中共成立8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重实际,讲实话,出实招,求实效。讲实话,也就是讲真话。因此,不必人为设什么“诤言奖”,更不必出巨资作诱导。
一些人对讲真话担忧,乃在于某些地方缺少了一种环境,这就是“宽容环境”。宽容是什么?对于官员而言,就是在人民内部或在党内对不同观点有宽容的雅量,地方官对批评自己的意见有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的胸襟。应该说,不论在官场还是在社会,由于各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视角不同、水平经验不同,并非人人讲的话都正确,人人发出的批评意见都有道理。某些批评也确显情绪。面对这类声音,一触即跳会使声音窒息,使自己与公众隔阂开来。而“宽容”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使各种意见处于比较状态。比较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去伪存真、去假识真、逐步统一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宽容是吸纳真知灼见的磁场。在这方面,上世纪80年代深圳蛇口有句话很有见地:我可以不赞成你的意见,但誓死捍卫你讲话的权利。
官员有宽容的胸襟更是密切官民关系的内在条件。实践证明,一个闻过则喜的官员,耳边能经常听到真音,身边也会聚集一批敢讲真话的朋友。官员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也会时常警惕自己,处处防患于未然,减少走弯路避免犯错误也会成为事实。
因此,与其刻意设“诤言奖”,不如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形成一个机制,精心营造一个宽容不同声音的环境更能牵动社会,牵动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