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创争活动 >> 正文

2008:两会温暖接力·深情的目光投向普通职工群众

  2008/3/20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3月3日
设立“农民文化节”
    肖燕: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大学附属中学福保校区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
    我国有许多专门的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以及教师节、记者节和护士节等。但是,占全国人口70%左右的农民却没有自己的节日,我觉得这是非常遗憾的。
    我是从农村来的,我为我的提案作了两年的调研,我发现,在我们农村,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厚的情况下,农民们迫切需要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种背景下,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
    党中央一直关心农村文化建设。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性。我提议设立“中国农民文化节”,就是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中国的乡村文化建设,要让广大农民通过自己的节日,充分挖掘并展示农村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的宝藏。(罗娟整理)

3月4日
将维权成本降到最低
    施杰: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主任
   
    开幕后第一次小组讨论,主题是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会提案工作报告。讨论非常热烈,我几次想举手发言,结果都晚了。
    印象最深的是,上一届政协工作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报告关注的一些重点问题都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比如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等等。作为新的政协委员,同时又是所谓的“新阶层人士”,我所肩负的使命就是继承老委员们尚未完成的工作,发挥律师的专业能力,围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积极建言献策,充分表达职工诉求和呼声。
    “有官司要找律师,没有官司更要找律师”,这是我在司法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其核心就是“防患于未然”,比如劳动关系纠纷,一旦启动诉讼程序,劳动者注定还是会有损失的。所以我会尽力向劳动者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避免纠纷的发生,尽可能将他们的维权风险和成本降到最低。(郑莉整理)

3月5日
关注困难群体的生活
    李铀: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副主席
    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呈高速上涨态势,特别是全国食品价格一路飙升,至今居高不下,给低收入群众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我觉得应该完善对低收入人群的物价补贴机制。
    不同收入人群对CPI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低收入人群、困难人群不可能一天到晚考虑汽车的问题、家电的问题,应当有专门的价格指数来反应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价格变化情况。
    该指数应主要覆盖粮油、副食、蔬菜、水电气、日常用品、基本生活必需品,从而构成物价监控体系,当指数变动超过10%时,基本生活补贴的反应机制就应该启动,相应调高或调低补贴标准,使宝贵的资金能发挥最佳的效益。
    还应当确立低收入人群弹性低保补助制度。把临时性物价补贴作为城乡低保制度的补充制度固化下来,在物价上涨后按照法定低保金的一定比例向低收入人群发放基本生活补贴。(罗娟整理)

3月6日
“老军工”不应被遗忘
    夏荣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
    虽然我失去了光明,但是有许多人可能面临着比我更大的痛苦。
    我发现低保问题中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我在福建某家曾辉煌一时的原军工企业调研时了解到,这家原军工企业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划拨到某央企集团,当时职工待遇保证得很好,但接收后不久,因多种原因接收企业面临倒闭,大量职工下岗,靠出租厂房的微薄收入发放生活费,每人每月只有150元,工人生活非常困难,离退休老同志医疗费拖欠严重。地方认为企业属于中央企业,不属于低保保障范围,但该央企集团认为生活保障应该由地方政府负责,导致职工生活无人过问。
    这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可能也不具有多大的典型意义,可这是和我们一起奋斗过的人们,正在面临着“社会温暖的阳光”不能普照的困难,我希望有关部门能注意到他们,加紧研究,帮助他们。(罗娟整理)

3月7日
“梦总会实现的”
    胡小燕: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新明珠建陶工业有限公司成品车间副主任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一点都不紧张,可能因为总理一直面带微笑,他的样子非常祥和,使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总理的表情给了我这个川妹子无穷的力量!
    我永远无法忘记2008年3月7日这一天———我把千千万万个农民工想说的话带给了总理。这是我的历史性的一天。
    我记得,在当天的广东团审议上,第一个发言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第二个发言的是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第三个发言就是我。面对总理,我提了两个建议:一是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增加农民工收入,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政府更加关注农民工子女,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在我发言过后,温总理动情地对我说:“梦总会实现的!”这句话让我一回想起来就有一种温暖和感动。
    回去后我会告诉我的农民工兄弟姐妹,梦总会实现的!有总理的关心,我们的梦,总会实现的!(贺少成整理)

3月8日
安全生产大意不得
    刘合炳:全国政协委员、湖北远大建筑劳务服务公司总经理
    今天下午委员休息,我赶紧跑回工地看看工程进展。我的公司承建了奥林匹克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交工日期快到了,得抓紧点儿。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最高峰的时候我们工地上了1800多名建筑工人,其中有一批新工人最让我操心。虽然在现场施工前对他们进行了安全知识教育,也做了安全设施使用培训,但毕竟都是年轻人,总觉得自己身手敏捷,不把安全当回事,我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去“敲打”他们,突击检查一下他们是不是把安全帽、安全带老老实实戴着。幸好大部分做得还不错,有两个没戴安全帽在工地上转悠的小年轻被我抓了个正着,好一顿数落。这些小老乡都是跟着他们的父辈从家乡来投奔我的,有的甚至一家四口都在我的公司打工,我得对他们负责,对他们的家庭负责。
    我顺便又去了一趟食堂,嘱咐师傅们把伙食搞得再好些,工程紧,得让小伙子们吃好不是?(郑莉整理)

3月9日
建设产业工人基地
    赵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甘肃省主委
    “甘肃每年外出打工农民将近500万人次,但大部分是短期的体力型输出,一年的净收入也只有3000多元,仅够基本生活。”今天,我在小组发言时,就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把西部贫困地区建成合格产业工人的供给基地问题与委员们作了探讨,引起了来自西部的委员们的共鸣。
    在西部等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山区、石山区,要走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恶性循环,前提条件之一是要实现人口较大规模的流动,治本之策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扶持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这一长远之计。而加强职业教育,是重要的举措之一。
    我国现代化过程是一个生产力和人口重新布局优化的过程,将西部贫困地区的劳动者培养成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可从根本上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刘津农整理)

3月10日
养老服务要加大投入
    李宏塔: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来开会之前,我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让老年人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面临着很多考验。
    老年福利机构设施建设滞后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养老服务和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中西部地区不少县、乡财力较为薄弱,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敬老院等养老设施的维修、新建,设施、设备严重老化;养老服务专业护理,管理人才缺乏,护理水平低下。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还有很多事要做。要制定科学的社会福利发展的整体规划,加大老年福利机构的建设。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中央财政要划出专项资金,加大对中、西部养老服务设施的投入,加快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集中供养率,提高养老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快发展民办社会福利机构,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的办法。还有,建立老龄事业发展基金,纳入财政预算,建立正常投入机制,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陈华整理)

3月11日
学前教育是大事
    刘焱: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今天,在华润饭店,教育界别的政协分组讨论会继续进行,大家的发言越来越精彩。我觉得会场氛围特别好,我也就自己的提案作了发言。
    中央财政预算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加大对教育投入,义务教育将实行全部免费。我觉得国家下一步应该继续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逐步实行免费学前教育。现在城市里的幼儿园都挺贵,一般城里人都感觉负担很重,农民工的小孩就更上不起这样的幼儿园。他们正处在人生起步阶段,小时候的经历和教育对他们以后性格的养成和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我建议国家应该对这个问题进行关注,对学前教育实行免费,让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成长,解决城市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
    发言结束后,旁边的委员都说我提的这个建议很重要,应该引起重视,我希望孩子们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车辉整理)

3月12日
好法重在贯彻实施
    孙忠焕: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主席
    参加两会的这几天,我发现刚刚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真的是个热点,在我们委员当中成了焦点话题。
    今天听了几个委员的发言,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很好。自己平时对《劳动合同法》也很关注,我认为《劳动合同法》是一部不错的法律,关键要重视贯彻实施的环节。我在发言中提了几点建议。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宣传,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根据执行的情况修正实施细则,而人大、政协、工会组织要加强对执法情况的监督。
    晚上吃饭的时候,一个民营企业家委员过来对我说,孙委员,您说得很好,我们也很关心《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问题。我们主要担心执法不公,合法经营的企业,规范用工的企业都很拥护这个法律,但这些企业就怕在执法过程中,一些不守法企业成了“漏网之鱼”,那守法的企业损失就大了。
    《劳动合同法》确实是一部好法,关键是在贯彻实施上要下功夫。(车辉整理)

3月13日
农民工素质亟待提高
    王林: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
    今天,记者在采访时问到了我两会之后最牵挂的问题。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农民工素质亟待突破和提高。”
    我多年为基层困难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农民工和我已经形成了天然的感情。每一次接到农民工的官司,在哀其不幸的同时,我也有点“怒其不争”: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盲目,往往错过了维护自己权益的最佳机会,走到了痛苦的边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如果不提高,就容易受到伤害,也容易因为“愤怒”而去伤害别人,最终还是自己受到伤害。
    农民工不再是祖祖辈辈的农民了,既然已经进了城,就应该主动适应祖辈不曾面对的城市生活,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农民工自己也应该想想怎么样当一个现代工人,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罗娟整理)

3月14日
忘不了总书记的嘱托
    庞晓丽: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西宁市第十四中学教师
    这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日子。几个小时前,人民大会堂里,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仍然像电影一样在我的面前闪现。我不能忘记总书记同我握手时的亲切,我不能忘记总书记那声犹在耳的嘱托。
    “希望你能为高原地区的基层教育作出新的贡献。”这是总书记对我的期望,也是总书记对我的嘱托。
    是啊,我怎么能够忘记这个期望和嘱托呢?我知道,目前西部的教育资源仍然相对贫乏,教育水平整体相对不高。国家从2006年起在西部13个省(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聘用了很多特岗教师,仅我们青海省就有1596名特岗教师。特岗教师为了西部的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
    在这次全国政协会议上,我为此提出适当提高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的补助标准;将中等职业教育列入“特岗计划”实施范围等建议。希望我的建议能为发展西部基础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陈华整理)

3月15日
企业和员工唇齿相依
    周家贵: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钟祥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
    企业和员工,表面上是一种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但实际上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员工在为企业创造财富,企业有什么理由不善待员工呢?我觉得企业应该有一颗感恩之心。
    今天还有代表跟我讨论《劳动合同法》的事情,我觉得《劳动合同法》是一部企业和员工双赢的法律。现在有些企业对法律理解有偏差,一些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不深入,没有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法之本义不是用来制裁人,而是用来保护人的,《劳动合同法》就是这样,对企业和员工双方都有一个保护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深入地领会法的精神。
    我们国家现在在立法质量及透明度、开放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但普法程度较弱。《劳动合同法》还需要进一步普及,惟有如此,企业和员工才能从中受益。(贺少成整理)

3月16日
技能培训教材亟待更新
    徐强:全国人大代表、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齿轮压缩机公司组长
    今天,我没有休息,利用空闲时间继续与其他代表进行交流,呼吁要振兴装备制造业,职业技能培训教材要及时、定期更新。看得出来,一些代表很感兴趣。
    我向大家介绍说,现在,对一线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用的教材仍在沿用上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初的,能跟上科技进步的新教材根本找不到,学员获取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严重脱节,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拿我们齿轮培训来说吧,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门教材。这个工种只有通用教材,而且是合并在镗铣类中。很多机床设备的范例、技术专业术语、操作规程等,已经严重落后。
    2001年,我们公司从德国进口一台高精度磨齿机,我和同事们只能靠着翻译的资料和简短的培训,掌握机床的关键性能和操作方法。
    现在,新工人大多通过师傅授艺获取知识,学到的知识不系统、不规范,给行业间的技术交流带来一定困难。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新型技能人才,为此,需要尽快更新相关教材。(刘津农整理)

3月17日
让公共财政阳光照耀在深山林区
    李继纯: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
    两会已接近尾声,参加这次两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民生”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了。
    作为连续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关注困难职工的生活问题。在去年的人大会上,我谈了最关心的3件事,即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上学难、就医难和取暖难问题。现在看到,这些问题已经开始解决。今年,我在会上为黑龙江林区的职工呼吁,希望国家能延长“天保工程”实施期限。由于林业工人工资水平低,很多人要靠打短工、捡破烂来补贴生活;他们有的冬天买不起煤烧,有的子女无钱交纳学费,有的因为没钱而小病拖成大病;有的居住条件很差却没有钱维修房屋……他们的生活太困难了!
    所以,我在呼吁国家支持黑龙江林业的同时,回到工作岗位上还要积极努力协调,从省里的角度也不断增加对“天保工程”的投入,让公共财政阳光越过高山,透过森林,照耀在深山老林里的林业职工身上,让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