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争”活动中培育知识型职工队伍
青岛港实施职工素质工程、融农民工为“新城市工人”纪实
“没想到我们农民工还能被提拔为副队长,这是我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是青岛港培养了我,给我提供了成长的平台。”青岛港集团前港公司装卸队副队长朱广田说。
1996年,朱广田从老家沂蒙山区来到青岛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锤炼,他从一名普通的装卸工成长为装卸队副队长。
在青岛港,与朱广田有着同样经历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这里受到尊重,得到培养,作为“新城市工人”融入了工人阶级队伍,逐步实现了“由短期务工向扎根海港;由挣钱吃饭向爱岗敬业;由普通打工者向产业工人”的三个根本性转变。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广泛开展‘弘扬振超精神,创建学习型港口,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提升职工素质,实现跨越式发展,是青岛港长盛不衰的战略选择。”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说。
青岛港是国家特大型港口,主要从事集装箱、煤炭、原油、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物流分拨服务和国际国内客运服务。到2006年底,港口吞吐量已增至2.24亿吨,集装箱完成770万TEU,吞吐量进入世界前10强,并保持着集装箱、矿石、纸浆等多项世界最高装卸作业纪录。
2003年,青岛港集团积极参与全国总工会等十个部门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实施企业“人才强港、科技兴港”战略,强化对广大职工的素质教育,定期组织职工参加全脱产“创争”活动大培训,16000名职工全部参加了培训教育。经过五年的工作,全港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职工从1806人增长到4773人,占职工总数的30%,高级技术工人达到3565人,占全港技术工人总数72%。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受到国家、省、部的表彰,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青岛港把学习作为港口给予职工最好的福利,为职工学习提供充足的经费。集团每年都划拨1300多万元作为职工培训教育经费。集团还投入巨资建立了1个人才培训中心,10个科技创新基地,100个职工图书室和学习之家,做到队队有学习阵地、班班有学习园地。他们还为基层队、班组配备了电视机、VCD、投影仪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激发职工工作学习的热情,集团还建立了奖励机制,将职工取得的进步与业绩记录在册,设立了“劳动竞赛龙虎榜”,谁创出纪录就以谁的名字命名,就奖励谁。“向科妙笔”“风武平车”“王啸飞燕”……一个个以工人名字命名的绝活在青岛港诞生了。
许振超所在的团队特别提倡“反馈学习,经验互补”。他们利用每天班后1小时,谈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和收获,互相点评,互相启发,做到“每日有计划,每事有反思,每晚有总结,每天有进步”,学到的知识迅速转化为生产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本领,通过技改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800多万元。
前港公司卸船队职工自行研发成功新型抓斗,斗容量净增1.4立方米,一台卸船机每小时多卸200吨。
在青岛港的产业工人队伍里,7300多名农民工成为了主力军,占全体职工的近三分之一,青岛港生产一线的装卸工和装卸司机中,农民工分别占到人员总数的94%和62%。
提高农民工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是青岛港开展“创建学习型港口,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重点。从入港第一天起,每个农民工都有培训档案,里面存放着各种考核成绩。新进港的农民工要进行公司、队、班组“新工人三级培训”。在岗的农民工,每年都要集中进行一次脱产培训。
在培训中提高、在学习中进步。维修工李义明通过钻研,摸索出了一套科学的梨型套浇注办法,提高效率10多倍,集团把这个绝活命名为“义明千钧”,其本人也被集团聘为“首席维修工”。
“队里亲情浓,激发干劲增。挣钱养父母,奉献报港恩。”这是记者在青岛港集团大港公司装卸二队职工休息室里看到的职工郝坦营的愿望。在青岛港每个职工的更衣橱门上都贴着表达各自心声、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的个人愿望。
青岛港大力改善员工生活、工作设施,让大家吃上可口的饭菜,洗上热水澡,冬天用上暖气,夏天用上空调。把农民工宿舍改造成现代化公寓,并专门设立了“温馨房”,为农民工家属探亲提供方便。
青岛港把持续提高工资作为对农民工劳动价值的肯定,每年按一定比例提高农民工待遇。为农民工设立了全勤激励奖、积累贡献奖等。2006年青岛港农民工年人均收入2万多元,其中一线农民工人均收入近3万元。
来自山东农村的青岛港前湾集装箱操作部轮胎吊司机刘京俊,去年获得了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轮胎吊司机冠军。他说:“单位为我们创造了好的学习工作环境,我们学出成绩了还给予肯定,并给予相应的待遇。感觉在这里很有奔头,知道自己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他现在每月能领到260元的技能补贴,还给队里新进大学生当起了师傅。他告诉记者,他眼下的目标是考取技师资格证,成为一名优秀的技师。
青岛港做到对广大农民工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引导、工作上激励、素质上提升、生活上关心,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工们也深深地爱上了青岛港。
朱广田凭着在青岛港工作积攒下来的钱,在单位附近买了套两居室的房子,在青岛港扎下了根。他说:“当初只是想挣完钱就回老家,现在自身价值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对青岛港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我打算在这里干上一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