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国内家庭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经验
生育
关于生育行为的研究,研究者们对近年来以下生育模式的改变状况基本持比较相同的看法:1. 生育数量下降;2. 生育间隔加大。有研究说,农村教育普及带给生育行为的直接影响有,初婚初育年龄提高,生育间隔加大,以及生育数量下降。虽然农民现还没有接受只生一孩,但已接受“有限生育”的观念,“双子模式”是农民生育选择的主体(史清华等,2004);3. 在生育的性别偏好方面,呈现出城乡较大差异,城市已出现弱性别化甚至更偏好女孩的趋向,而农村仍保持对男孩较高的生育期望(史清华,2001;李嘉岩,2003;陆益龙,2001;靳小怡等,2004)。
除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外,被认为影响生育观念和行为的主要因素还有:第一,教育。认为受教育程度与性别偏好有一定负相关(史清华等,2004;靳小怡等,2004);第二,城市化。有研究证明了国内外一些学者有关迁移流动有利于降低生育率的结论,发现外出对妇女的理想子女数的减少具有显著作用。作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影响外出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其他观念而间接产生影响的(尤丹珍等,2002);第三,家庭体系和婚姻形式。靳小怡等人强调了父系家庭体系及其重要内容和象征的“嫁娶婚”的婚姻形式对男孩偏好的显著影响,证明了“招赘婚”能显著弱化这种偏好;第四,文化和心理。陆益龙通过对皖东一个村落的考察发现,农民生儿子的动机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多功利或效用,否则无法解释“父母付出越多养老功能越小”的农村社会实际。他认为,所谓追求生男,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对男孩的偏好,而是在村落中“家家都有男孩”的压力下,在强烈趋同心理动机的驱使下的不断尝试行为。进而他又解释说,“农民生男兴趣反映的不完全是为物质上的收益,而是乡土文化情境所赋予的价值和心理体验。包括人人都追求生男的共同价值”(陆益龙,2001)。
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解释生育行为的不乏其人,贝克尔就是一例。汤玉刚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出发,利用数学模型分析了生育决策的市场决定过程,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鲜的经验。例如他用数学模型解释了城乡生育率的差异:农村抚养孩子的各项投入和机会成本相对较小,所以价格低于城市孩子;还有数量和质量的替代关系:孩子的数量越大质量越小,可以解释部分贫困地区为了取得较多的劳动力而不得不降低孩子的教育水平;再有,人们对生育习俗的遵从行为和生育率被锁定的关系,等等(汤玉刚,2002)。
王跃生坚持生产资料对人口增长和生育行为有重要影响的观点。他的看法是,“农民所追求的是理想子女数量,而非多子多福”。所谓理想子女数量是指能成活至成年的子女数量,不是出生子女数量。以生活资料的生产能力为线索,他给出了生育模式的历史变化轨迹:土改前受限于生存条件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人口的低增长率;集体经济时代因家庭养育成本外移至集体组织而形成的高出生率、高存活率和人口高增长;承包制实行后因抚养成本回归家庭,高抚养成本、低回报率和计划生育政策共同导致的结果是出生率再度降低(王跃生,2006a:178-190)。
上述只能说包括了最近十年婚姻家庭研究中的大部分理论发现和主要观点,其中难免挂一漏万。还有一些因篇幅和发现而未能涉及到的内容和议题有待今后展开,如,关于家庭功能和家庭结构的变动、家庭网、少数民族家庭婚姻、涉外婚姻、非常规的家庭和婚恋行为等等。
参考文献:
王金玲,1996,“非农化与农民家庭观念的变迁”,《社会学研究》第4期。
——1997,“非农化与农村妇女家庭地位变迁的性别考察”,《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
——2002a,“女性社会学的本土研究与经验”,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b,“配偶暴力:多种权力机制的运作”,《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第3期。
谭深,1996,“家庭社会学研究概述”,《社会学研究》,第2期。
张敏杰,2001,“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研究:一个世纪的回顾”,《社会科学研究》,
第3期.
罗梅君,2004,“19世纪末以及今日中国乡村的婚姻与家庭经济”,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三联书店。
威廉.J.Good,1982,《家庭》,魏章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崇麟、杨善华、李东山主编,1999,《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杨善华、沈崇麟,2000,“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
边馥琴、约翰.罗根,2001,“中美家庭代际关系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约翰.罗根、边馥琴,2003,“城市老年人口与已婚子女同住的现实与观点”, 《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李东山,2000,“工业化与家庭制度变迁”,《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宝驹,2000,“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张友琴,2001,“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的城乡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02,“城市化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社会学研究》,第5期。
郑真真,2002,“外出经历对农村妇女初婚年龄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尤丹珍、郑真真,2002,“农村外出妇女的生育意愿分析——安徽、四川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唐灿,2005a,“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浙江学刊》,第2期。
——2005b,“中国城市家庭贫富分化的基本特征和原因分析”,《中国社会学网》,《凤凰周刊》,第1期。
李银河,1995 ,《中国家庭婚姻及其变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
李银河、王震宇、唐灿、马春华,2004,《穷人与富人——中国城市家庭贫富分化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左际平,2002,“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樊欢欢,2000,“家庭策略研究的方法论——中国城乡家庭的一个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第5期。
郭于华,2001,“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模式的分析”,《中国学术》,第4期。
王树新,2004,“人口与生育政策变动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人口与经济》,第4期。
陈皆明,1998,“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熊跃根,1998,“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社会学研究》,第2期。
麻国庆,1999,“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阎云翔,1996,“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潘允康、约翰.罗根、边馥琴、边燕杰、关颍、卢汉龙,1997,“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区位学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第6期。
张永健,1993,“家庭与社会变迁——当代西方家庭史研究的新动向”,《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王跃生,1999a,“中国和西欧的婚姻行为与人口发展的初步比较”,《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02a,“社会变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婚姻家庭变动——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2002b,“社会改革与农村家庭变化”,《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2006a,《社会变迁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三联书店。
——2006b,“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2006c,“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比较”,《社会》,第3期。
徐安琪,2000a,“择偶标准“五十年变迁及其原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2000b,“婚姻关系评价:性别差异及其原因探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春季卷。
——2001a,“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2001b,“婚姻权力模式:城乡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社会学刊》(台湾大学)第29期。
——2002,“中国离婚率的地区差异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2003,“家务分配及其公平性——上海市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2004,“女性的家务贡献和家庭地位——兼评上海‘围裙丈夫’、‘妻管严’的定性误导”,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夫妻权利和妇女家庭地位的评价指标:反思与检讨”,《社会学研究》第4期。
徐安琪、叶文振,1999a,“性生活满意度:中国人的自我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社会学研究》第3期。
————1999b,《中国婚姻质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家庭生命周期和夫妻冲突的经验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刘达临,1999,《中国婚姻家庭变迁》,中国社会出版社。
曹锦清,1995,“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1995,上海远东出版社。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1999,“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第1期。
郅玉玲,1999,“浙江省城镇家庭代际互助关系的调查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张文娟、李树茁,2004,“劳动力外流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居住安排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2005,“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人口研究》, 第5期。
贾云竹,2005,“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资源与社区助老服务的发展”,《社会学研究》第5期。
黄何明雄、周厚萍、龚淑媚,2003,“老年父母家庭照顾中的性别研究概观——以香港的个案研究为例”,《社会学研究》第1期。
曾毅、王政联,2004,“中国家庭与老年人居住安排的变化”,《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任强、曾毅,2001,“应对老龄化世界的挑战”《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笑冬,2002,“最后一代传统婆婆?”,《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李树琢、靳小怡、费尔德曼,2002,“中国农村子女的婚姻形式和个人因素对分家的影响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郑丹丹、杨善华,2003,“夫妻关系‘定势’与权力策略”,《社会学研究》第4期。
佟新,2000,“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钱铭怡、王易平、章晓云、朱松,2003,“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9期。
李煜、徐安琪,2004 ,“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青年研究》第10期。
张国庆,2003,“现阶段中国农村血缘与姻缘博弈现象探析”,《许昌学院学报》,第4期。
霍宏伟,2002,“我国北方一个农庄的婚姻圈研究——对山东省济阳县江店乡贾寨村的个案研究”,《社会》,第12期
尚会鹏,1997,“中原地区村落社会中青年择偶观及其变化——以西村为例”,《青年研究》,第9期。
田晓虹,2001,“转型期择偶模式的实态与变化”,《浙江学刊》,第1期。
史清华,2001,“浙江省农户家庭婚姻、生育及期望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2004,“民族间农民生育行为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张翼,2003, “中国阶层内婚制的延续”,《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卢淑华、文国锋,1999,“婚姻质量的模型研究”,《妇女研究论丛》第2期。
顾大南,2003,“婚姻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叶文振、林擎国,1998,“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人口与经济》,第3期。
李嘉岩,2003,“北京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的调查”,《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汤玉刚,2002,“生育决策的经济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陆益龙,2001,“生育兴趣:农民生育心态的再认识——皖东T村的社会人类学考察”,《人口研究》,第2期。
靳小怡、李树茁、弗尔德曼,2004,“婚姻形式与男孩偏好:对中国农村三个县的考察”,《人口研究》,第5期。
杜鹃、杜夏,2002,“乡村迁移对移出地家庭养老影响的探讨”,《人口研究》,第3期。
杜鹏、丁志宏、李全棉、桂江丰,2004,“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第11期。
穆光宗,1999,“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的理论分析”,《社会科学》,第12期。
高和荣,2003,“文化转型下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探析”,《思想战线》,第4期。
宋金文,2001,“当代日本家庭论与老年人抚养”,《社会学研究》第5期。
钱志鸿、黄大志,2004,“城市贫困、社会排斥和社会极化——当代西方城市贫困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第1期。
周怡,1997,“城乡比较:不同的利益结构变迁导致不同的代际地位差异”,《社会学研究》第5期。
吴忠民,2003,“公正对待中国现阶段的老年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6期。
姚远,1998,“对中国家庭养老弱化的文化诠释”,《人口研究》,第9期。
李光勇,2003,“家庭养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位及前途”,《人口学刊》,第1期。
周伟文,2001,“居家式社区养老方式与老年群众的社会化管理”,《河北学刊》,第4期。
王金营、李建民,2004,“中国农村家庭老面人来自孩子的经济收入分析——黑、鄂、甘、川四省11000多户的抽样调查”,《人口学刊》,第3期。
徐平,1996,“西藏农村的婚姻家庭”,《社会学研究》第5期。
余振、郭正林,1998,“藏区家庭经济现代化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洪大用,1996,“关于家庭与农民进城迁移之关系的研究”,《国外社会学》,第3期。
张亮,2001,“互联网对我国城市家庭经济功能影响初探”,《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
尚会鹏,1997,“中原地区的干亲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徐安琪,2003,“单亲主体的福利:中国的解释模型”,《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03,“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江苏社会科学》,第3期。
谭琳,2002,“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人口研究》,第4期。
刘红雁,1998,“单亲家庭研究综述”,《人口研究》,第2期。
[1] | [2] | [3] | [4] | [5] | [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