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网北京5月17日电5月16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操场。12位身穿绿色迷彩服,头戴红色贝雷帽,脚蹬黑色长靴的孩子步调一致跳着舞蹈《学做解放军》。从外表看,他们跟普通孩子并无两样,事实上这群7~13岁的孩子几乎听不到声音,每个动作和表情全靠对面舞蹈老师的手势来控制。“他们整整排练了3个月,”舞蹈老师薛菲告诉记者,“前两天他们刚获得东城区艺术节二等奖。”北京市东城区举办的庆祝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宣传展示活动16日在这里举行。
当天助残日展示中,五颜六色、制作精巧的软陶手链尤为打眼。每个串珠都雕刻了细致精美的纹理。这是12岁听障孩子陈鹏鹏作品。他打着手势说,每遇到困难,老师都会给他鼓励和帮助。“完成一件作品有时需要8个课时近5个半小时,”美工老师幺慧颖说,“不仅培养耐心,还提高了思考和观察力。”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宋雯介绍,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开发了软陶、高尔夫、言语矫治、社区生活等课程,成立美工、计算机等15个课外小组,还组建运动队和艺术团。“我们要让孩子获得全方位的教育。”
“未来国家将分三阶段改造扩建或新建1160所特殊教育学校,总投资可能超50亿元。”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说。
“我们不仅希望他们在学校成长。”从事特教工作38年的第二聋人学校校长王克南说,“更希望他们将来能真正融入社会。”
“希望更多人理解这些孩子,让他们获得普通人的尊重。”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周晔说,“他们不是残疾,只是一群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