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创争活动 >> 正文

团队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

  2007/7/5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在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下,企业要以良好的姿态应对残酷的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组织核心竞争能力——学习力。组织学习力的提升,源于组织中各团队学习力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因此,在组织中打造一支善学习、会思考、强执行的团队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和关键步骤。

  团队是通过合作、发挥整体作用而达到某一结果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它或许是生产班组、管理TEAM、产品开发或跨职能的工作小组。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工作单位和学习单位,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学习方式,团队成员思维激荡、才智共融的平台,是集思广益、增长才干、发挥组织整体作用、实现共同愿景的最佳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必须以团队学习为着力点,以培育团队学习力为基本要求,创新团队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团队学习质量,使学习力迅速转化为组织核心竞争力。

  一、培育团队反思能力,塑造无边界学习的氛围   

  学习型团队学习的关键在于反思,这也是其不同于及高于其他学习类型之处。反思,就是在获取书本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反省,感悟个中道理,全面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客观地评价自我,明确前进的方向,进而反复修正,不断提升,超越自我。显然,反思是学习型组织得以改变心智模式,实现系统思考的关键,实现自我超越的前提。

  反思,除了个人研修、反省、感悟、修炼之外,还需要在组织中培育一种利于反思的氛围。我们希望杜绝犯错,但却允许犯错。培育这种宽容的环境,为的是反思非易事,超越无捷径,创新是要成本的,犯错就是创新的成本,为了更快更大的发展,这个成本还是应该化的。只要我们慎思慎行,不犯重复的错误,就能实现改变心智模式的“降本增效”。使员工不致因为害怕“失败”,而束缚了创新的手脚。 因此,当发生问题的时候,不能互相推诿埋怨,而是不计个人得失,群策群力,互相鼓励启迪,认真总结教训,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创建学习型组织应当培育这么一种鼓励进步,崇尚激励的文化氛围。当然,我们所提的反思,不仅是事后的,还要做好事中和事前反思,这样,工作更快捷有效,员工也能得以更好地改变心智模式。
延锋伟世通公司近年来新项目开发层出不穷,“反思”就贯穿其始终。我们通过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种工作专题讨论会、项目审核会,项目完工后编制的项目总结手册等途径,让各个专业的人员对项目的每个细节进行评判,集思广益,扬长避短,加快了项目开发的进程,2006年完成的新项目就有220余项。

  为了提升员工的反思能力,我们将企业合资十年来凝聚员工智慧结晶的成果运用创新原理、方法加以全面总结,出版成果创新成果文集,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开展创造学原理的教育与普及,以期一方面开拓员工思路,激活创新之源,一方面结合每年年终的科技成果评比,管理、科技成果的论文总结和年终评估,更好地改善员工心智模式,提升员工的反思能力,挖掘企业内部所蕴藏的知识金矿。

  二、创新团队学习方式,拓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载体

  团队学习使成员间相互学习借鉴,提供和探讨工作上的新知识、新方法,实现自我超越,改变成员以往陈旧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模式。例如,工作中遇到的新困难、新障碍带到团队中共同深度会谈与讨论,从本质、整体上,系统的准确定位给予解决,把团队的智囊优势集中体现出来。

  团队学习方式对团队学习的成果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的企业有着迥异的经营战略与组织文化,同一个企业中不同的团队又有着自身的目标,要使团队学习更能为大家所接受,更富成效,其学习方式,就应适应企业中不同形式、不同特征的各类团队。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做到学习资源共享、学习内容交融、学习成果互享,进而提高团队学习的质量,增强团队学习的效果。

  我们注重运用多种学习载体推进团队学习。一是实现学习型团队创建的全覆盖。把创建工作深入到党支部、分工会、团支部与各种横向团队和跨团队建设中,增强团队建设的活力;二是倡导无边界的思维方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新的根本在于知识的流动,学习型团队整合了全员的思维,使原来只属于个人的智慧和信息在团队内部得以充分地交流和共享,形成1+1>2的效果。通过学习这个手段,促进全员系统思考,形成新的观念、导致新的行为,激发变革的力量。“Lesson Learn”(经验及教训分享)制度是延锋伟世通公司团队学习的基本制度。每个团队成员定期在团队会议上交流自己在工作中的得与失。成员们坦诚、开放地沟通,互帮互学。我们还树立了“沟通无边界,学习同提高”理念,通过“你帮我助同提高,齐心协力共发展”的跨团队交流活动,提倡跨团队间的平等式学习、开放式学习、交流式学习。以强化内部用户链、服务链意识和“管理就是服务”意识,以内部用户为中心,以公司整体利益为坐标,以换位思考为指导,围绕内部用户的需求提供服务,解决问题。经常开展咨询、交流、辅导、展示等活动,培育各团队间相互沟通、关系和谐,资源共享,成果互用,共同发展的氛围。

  三、搭建知识共享平台,整合团队智慧  

  知识共享是团队学习具有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只有通过共享,知识才能在整个组织中有效传递,并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创造出新的知识,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才更有意义。如果没有知识共享,团队学习和学习型组织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一句空话。

  因此,组织要致力于建立更为完善同一的学习系统,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使每个团队都能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地向他人学习,移植他人成果的经验。让信息知识、经验、教训得以在组织内更快捷、更宽泛、更畅通地传播,成为整个公司共同的财富和活力之源。

  延锋伟世通公司在企业内部建成的业务运作系统就是这样的一种学习共享系统。它通过流程分析,整合ISO9000/VDA6.1等多项管理体系,建立起覆盖公司所有业务活动的综合管理体系。这样一套系统化、书面化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公司内部管理标准,以此为平台,尽快地把公司卓越管理体系和技术优势在各子公司建立起来,整合流程,统一规范,加快公司反应速度和运营质量,更重要的是培育一种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文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生产力的作用,从而有效地加快子公司经验曲线的积累过程。

  而我们近几年推进的最佳业务实践(简称BBP)工作,则是另一种知识共享平台。它将公司经济运营质量同全球同类企业同类产品的相应指标逐一比较,找出与最佳水平的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实现持续改进。BBP是个放大镜,通过在多个不同工厂之间的对比让我们找出哪些内部指标上有持续改进的可能与机会;BBP又是加速器,激励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振奋精神,沉静推进,在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永葆青春活力。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努力和贡献,只有各个环节的环环相扣,无隙运行,公司价值链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为此,我们把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延伸到整个价值链,把它作为实现公司战略的一个重要措施而倾力抓好。我们建立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联合工作组,定期到他们的生产现场共找差距,共解难题。良好的知识共享,增强了彼此的合作和能力,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使公司与客户和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更加融洽更富活力。

  在组织中,既有如程序文件、操作规范的显性知识,也有那些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存在各类技术专家、权威头脑中的丰富独特的隐性知识。组织在管理这些知识型员工时就要有自己的方法,比如设立项目共享制:项目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文档记录,包括运作的关键点及相关措施等重要内容。这样做既可保证隐性知识的流失率达到最小,又可以在公司内部共享,成为学习的好教材。为此,延锋伟世通公司设立了专家/技师评聘制度,这既是对员工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激励,又是一种责任的传承,让专家/技师在自身的专业领域担负起知识、技能传授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在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难点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并带教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员工队伍。

  四、推进“自主管理”,发挥团队创造力

  从知识角度理解学习型组织,团队学习包括自觉的运用知识的获得(技能、观察力、关系的发展创造)、共享(知识的传播)和利用(如何使知识产生效益)三个阶段。而团队学习的目标在于提高团队的绩效。“自主管理”就是这样一种使员工工作和学习高度融合的有效载体。它突出员工自力自为,强调绩效导向,崇尚在解决主要问题中提升团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延锋伟世通公司中已建立起了一系列不同模式的自主管理团队,如自然工作小组、联合自主团队等。这些团队以员工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为前提,自己找出问题,自己分析原因,自己制定对策,自己组织实施,自己检查进展,自己评定总结。实践证明,推行自主管理使管理重心下移,为员工参与管理,挖掘潜能,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条件。“自主管理”要求全体员工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这就适应了企业培养员工,满足员工素养升华的需要,使创建学习型组织同员工素质建设、品格修炼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做到既出产品,又出人才。与此同时,我们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员工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形成共同愿景,以开放求实的心态互相切磋,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进行创新,从而增加组织快速应变、创造未来的能量。

  总之,团队学习是组织学习的基础。要创建学习型组织就要紧紧抓住培育反思能力这个关键,创新学习方式,搭建知识共享平台;推进“自主管理”,把学习力迅速转化为组织核心竞争力,从而让员工在公司的发展中活出生命的意义,让组织在团队的推进中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夙愿。(延锋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