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咯!梦想能否照进现实?山东烟台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心态扫描
眼下,正值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的高峰季节。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学子们求职路上的心态也是起落不平,充满酸甜苦辣。本报记者上周末采访了几位即将走出校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真实记录下他们的求职经历和内心希冀,同时也传达出他们的一种执著———“找工作的过程是一次必要的人生历练,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并使自己更成熟”。
本报此时做此话题,也是希望文中求职者的经历和心态,能给那些已毕业仍未就业的学子和用人单位以启迪,希望未来的日子里,用人单位能当好伯乐,为这些有志的青年学子更好地创造就业、施展才能的环境和条件,让所有的梦想都开出鲜艳的花朵……
第一桶金,先面对取舍
孙同学 烟大数学系
“呵呵,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当然是既稳定,发展前景又好的工作啦。我的观点是一步到位,省得以后换工作麻烦。”谈及找工作,正在宿舍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家乡的孙同学倒是非常实际。
孙同学的父亲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孙同学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一名公务员,所以,大学4年,他一直朝着公务员这个方向努力。
为了锻炼自己的组织、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大学里,孙同学积极参加班级、系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其出色的工作和组织能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大学4年,他一直担任着班长。大四下学期,为了给自己就业争取更多的机会,他开始频繁参加公务员的各种考试,国家的、省的、市的都参加了。由于公务员考试竞争也很激烈,尽管小孙做了很多准备,但由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国家、省的都落选了,这让他的自尊心很受打击。身边同学求职的起起落落也不时地在他心里掀起波澜,一度甚至想随便找个单位先就业再说,但最终还是决定宁可放弃一些不理想的就业机会,继续等待自己老家的公务员考试成绩出炉。
在这段等待的日子,孙同学的心情备受煎熬。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小孙终于在老家滨州公务员的考试中被录取。“我当然也很想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去闯荡闯荡,可总也下不了决心,担心万一闯荡不好,在同学家人中丢面子,说到底还是自己缺乏魄力,对那种前途也感到茫然;后来,我便给自己定位在一个中小城市找份稳定的工作,有份稳定的收入,以后再慢慢去与理想接轨,现在看来这种看法还是比较实际的。”
广阔农村,也成就理想
程同学 烟大人文学院
6月30日,当记者来到烟大采访时,已有不少毕业生开始离校,而这一天,小程正好接到莱山区招考村官的面试通知书:“现在有两个就业机会等着我,一个是这个,另一个是我报名参加了‘三支一扶’,准备赴威海一个基层工作。”
小程来自聊城一个偏远的村庄,刚入学时,性格内向又胆怯。环境的锤炼,让他改变了许多,后来以高票当选为班上的团支书。在烟台生活的4年,使他喜欢并爱上了这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城市,所以从大四下学期,他就开始找工作,只要有招聘会,他都去参加,有时看到有些单位待遇很好,但条件要求也高,如要求英语6级、精通计算机等,他感觉自己还有差距,就放弃了一些这样的机会,程同学坦言那段时间自己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天坐立不安。后来,结合自己找工作的一些经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和家人沟通后做出决定: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打算,决定到农村去。这时,恰好国家向高校毕业生推出就业计划“三支一扶”,他就报了名。报上名的那一刻,程同学说感觉这些日子绑在身上的紧箍咒一下子给松开了,那份轻松真是无以言说。
对此,小程有自己的感触: “随着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以及国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发展的潜力很大,锻炼的机会也很多。读了四年大学,不能让大学生活白过,首先要独立,就应该有份工作,养活自己,不能再花父母的钱;然后,才是在工作上好好努力,为社会多做些事。现在,有两份选择在我手上,选择哪一个都感觉不错。接下来,我要去参加面试,即便最后面试落空,不也多了一次经历吗?而这种经历对即将步入社会的我,是最可贵的。”
碰壁之后,要学会适应
张同学 烟大计算机学院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眼前所面临的人生最大难题就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为了能顺利地找到工作,我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做准备了。又是找电脑高手设计简历书,又是找文科高手写自荐信,不停地参加招聘会,还在网上投放应聘书。
可是,现实却离我的设想相差甚远。原以为自己的专业较有优势,因为它既符合当前信息化和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又有经济理论知识、信息技术及技能,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的广泛,而且自身条件也不算差,再加上一份精美的简历,这样投出去应该是很快就会有回音的。
然而,结果却不如意。要么就是没有自己看得上的工作,不想投简历;要么就是有自己想做的职位却因为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还有的招聘单位根本连简历都不看一眼,拿上扔一边,只要留个名字在白纸上就算应聘了。
一开始还想着双选的招聘会,用人单位可以选择应聘者,应聘者也同样可以选择用人单位。但招聘会场上的不均衡现象,还是让我失望离去。好单位很少招人,一般的职位又看不上,好容易看着一个差不多的职位,用人要求上不是写着“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就是写着“研究生毕业”。我是个大学应届毕业生,从哪里来的工作经验?从哪里来的高文凭?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能考上大学已经很不容易了,都想着大学毕业找份工作,这样就不用再张口问父母要钱了,还可以帮着家里分担一些经济负担。
但现实就是现实。感慨之余必须学会适应。现在很多人都报考公务员,我也成了其中的一分子,有机会就试试吧!
有机会就上,有路就走,至少我们可以拿到人生路上最为宝贵的经验。
过来人说:
给“新手”一次机会
崔宁(某油脂公司技术人员)
十一年前,中专毕业的我,像今天很多毕业生一样,求职路上被拒于众多经验门槛之外。正迷茫徘徊之际,同学告诉我一家外企在招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去参加了面试。
权衡再三,我还是在应聘岗位上写下了“操作工人”几个字,“主考官”边上坐着一位慈祥的中年人,“小姑娘,你简历上写着所学的专业是化验,为什么不应聘化验员而要应聘操作工人呢?”这句简单的问话正中我的“软肋”,我像一枚瞬间被引爆了的威力十足的定时炸弹:“应聘化验员?您以为我不想吗?您以为我不想学有所用吗?可是我没有经验,因为没人肯给我机会,所以我永远不会有经验,为什么你们用人单位在选择用人上非要把工作经验排在第一位?我承认我没有经验,但我有热情,我有能力……”好多天来求职路上的委屈、酸楚在这一刻迸发而出。我的情绪很激动,站在屋子正中,像是在说给他们听,但更像是在说给自己听。“主考官”可能是被我的气势“震”住了,始终没有打断我,任我自顾自、义正词严地讲了近半个小时。说出了压在心里的话,感觉心情格外轻松,朝“主考官”深鞠一躬,我转身就走……
最终我不但得到那份工作,而且还被董事长委以重任,因为我的勇气、我的不轻言放弃。而我也把这次机会做为了一个新的起点,积极进取,用真心、诚心和一颗感恩的心与公司一起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
在此我呼吁想真正求贤的用人单位———请给“新手”(应届毕业生)一次机会,经验固然重要,但诚心更为可贵。
专家谈:
多渠道为梦想插上翅膀
石永昌(工商学院就业处处长)
尽管我市各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乐观,但仍存在部分学生有业不就的现象。对此,石处长分析原因在于:就业观念没有转变,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一味等待,错失机会;个人综合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偏弱,用人单位不尽满意;部分学生已就业不签约,希望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有的甚至回生源地考研考公务员或等待二次分配。
每一位毕业生都希望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每个人能得到什么样的工作要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有的大学生对自身期望值过高,盲目追求超出本身能力的热门岗位、高薪待遇,最终落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不仅要考虑“我想从事什么”,更要考虑“我适合干什么”,确定符合实际的期望值。
其次,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如今竞争上岗、人才流动和再就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职业是可以变化的,就业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大学生要以平常心对待第一次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心态。即使初次就业不理想,以后也可以重新择业。
再就是要面向基层就业。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基层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最大空间,可供大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也很广阔。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社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转变观念,以理性、务实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会发现工作并不那么难找,生活中机会其实无处不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