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 打造企业和职工双赢的平台
总结三年的探索过程,我们主要有下几点体会。
一、科学论证,精心策划,为“创争”活动搭建有效载体
当前,北京正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人才资源加速聚集,产业结构向高端方向提升的势头强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体制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完成现代化建设这一时代发展赋予的历史性任务,我们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北京发展的水平;我们要在职工队伍中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技术能力,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已成当务之急。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进行开展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分析,企业和职工的需求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素质工程的定位、组织领导机构、职工素质提升框架以及培训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一系列运作模式、学习载体和工作机制。市总工会召开主席办公会,决定把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的目标定位在大力发展职业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上,把工作重点放在积极探索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新高地和新的实现形式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市场、依托企业,社会化、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对企业在职职工及转岗、失业人员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其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快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培养一批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企业提高竞争力,为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领导,勇于实践,开拓工会职工教育的新领域
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经历了从实践探索到积累经验,从不为人知到被社会广泛认可的发展阶段,目前已进入全面、深入发展的大好时期。
第一,创新领导体制,共同搭建职工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领导小组是由市总工会、市教育委员会、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央电大、北京电大六家单位共同组成,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各有侧重、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市总工会利用工会组织优势,在推广素质教育工程上发挥了指导协调、宣传组织的重要作用;市教委负责每年从市、区两级财政教育经费中提供资金,制定为职工参加通用能力培训后进入国民教育系列学习的相关政策;市人事局和市劳动保障局负责组织全市企事业单位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完善相关机制。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还制定了职工通用能力培训后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优惠政策;中央电视大学和北京电视大学为工程实施提供远程教育的网络资源;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承担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全部日常工作。经过三年的探索,领导小组六方成员单位已形成了由政府、工会和教育机构共同搭建的公益性职工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第二,创新职工培训格局,多方位提高职工素质。素质教育工程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分为四个板块。
一是通用能力培训板块。针对企业发展的需求,从培养职工的核心职业道德、具有共性的基本职业技能以及岗位培训课程入手,以增容新知识、传授新理念为主要内容和出发点。
二是企业自主开发课程板块。把各企业自主开发的具有行业特色、适应提升岗位技能的培训课程纳入素质教育工程是促进企业培训不断走向规范化和科学管理的一个新举措。
三是以迎奥运为主题的系列培训板块。通过培训奥运知识、举办迎奥运知识大讲堂、组织百万职工参加迎奥运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首都职工的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
四是农民工培训板块。主要对农民工进行礼仪礼貌、城市生活、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实用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
素质教育工程培训第二阶段为职业技能和学历教育。职工在完成第一阶段的培训后,可凭《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培训结业证书》进入职业技能培训,报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时,市劳动局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进入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续接大专学历时可免修相应学分;进入市教委立项的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计划”教改试点专业,可以免修部分公共课程,职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取得的结业证书或资格证书经过审核认定后还可以当量替换电大相应课程学分。
第三,创新培训网络体系,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提高培训质量。为了解决工学矛盾,充分满足企业和职工的需求,素质教育工程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和多媒体等手段,形成了“天网”、“地网”加“人网”的培训网络系统。“天网”是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电视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使职工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地网”是指建立在全市18个区县和各大企业的90个通用能力培训工作站点,以及建立在企业的400多个学习课堂和建立在车间和班组的上千个学习小组的三级培训网络。职工学习站点连成网连成片,极大地方便了职工学习。“人网”是指各个培训工作站点选择具备素质教育工程通用能力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优秀师资库,充分发挥这些小教员的作用,对学员进行课堂面授辅导,系统讲解知识要点,教会学员自主学习的方法。目前全市已建立了拥有500余名教师的师资库。
第四,创新教育成本分担模式,确保工程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根据市政府和市总工会联席会议决议,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工作纳入全市成人教育总体规划,将网络资源建设、科研立项、教材开发、师资培训、题库建设、表彰奖励以及必要的工作会议和向困难企业职工和农民工赠送教材等经费纳入教育部门的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各企业按照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等11个部委印发的《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财建[2006]317号),足额提取企业职工培训经费,并按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规定,拿出资金支付职工参加素质教育工程的部分培训费用和奖励费用;各级工会年度内按规定留成的工会经费中有一定的职工教育与培训经费,也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职工参加素质教育;职工个人承担其余部分培训费用。通过建立政府、企业为主,工会及职工个人为补充的成本分担机制,加大对素质教育工程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培训质量,确保了素质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三、面向职工、服务企业,素质教育工程展示双赢局面
三年来,北京市有上千家企事业单位相继将首都职工素质教育工程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全面推进企业职工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了素质教育工程,切身体会到素质教育工程是建立现代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职工岗位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民心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已有近千家企业的四万余名职工和五万多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素质教育工程使职工自觉将个人的职业生涯和企业的愿景紧密结合,立足岗位学习文化知识,钻研岗位技能,涌现出一大批思想理念新、技术过硬、职业素养高的职工。有的由普通员工晋升到班组长,技术等级普遍得到了提升;有的在本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佳绩。一大批技术创新成果在素质教育工程中诞生,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素质教育工程中成长起来。
借助素质教育工程平台很多企业都提出了全方位素质教育规划,将素质教育工程和职工岗位职业技术竞赛有机结合,形成了人人学习,岗位成才的浓郁氛围,将职工参加素质教育工程的培训和首席职工的评聘、职工岗位竞聘挂钩,引导职工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涌现了一大批技术比武能手,提升了职工整体素质,给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效益大幅提升。
三年多的实践证明,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素质教育工程已成为深入推进“创争”活动的有效载体,成为现代经济竞争过程中名副其实的推进器。推动企业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培训,提高岗位技能,培养知识型、创新型、应用型职工队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和职工获得双赢的有效途径。素质工程最大地发挥了工会组织优势,通过多种方式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打通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渠道,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培训功能和方便快捷的服务体系,构建具有宽领域、多渠道、多元化的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新平台,让更多的企业和职工在素质工程中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