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2008/3/31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党的十五大以来,各级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依法坚决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法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来,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各级工会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组建工会的原则,加快了工会组建步伐,维护广大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政府(行政)的支持及工会自身的努力下,既重点抓好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又积极整顿、重建和巩固国有和集体改制企业工会组织,防止会员流失。在重视和抓好工会组建工作的同时,特别重视其作用的发挥,做到了边组建、边巩固、边提高、边发挥作用。工会组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2年6月底,全国已建基层工会组织165.8多万个,会员达到1.31亿多人,其中新建企业建立工会组织103.2多万个,发展会员近4000多万人,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各级工会适应经济结构及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在组织体制、工作机制、活动方式、职责履行等方面大胆创新,逐步建立健全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高新技术园区直至行政村的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全国乡镇、街道工会发展到37784家和5300家,分别占乡镇、街道总数94%、93%。工会组建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不断壮大着党的阶级基础,扩大着党的群众基础,巩固着党的执政基础。
依法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五年来,各级工会组织依据《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两手抓”,也就是把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和为职工办实事,特别是把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国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63.5万多家,占已建工会企业总数的48.7%;建立这一制度的新建企业37.5万多家,占已建工会新建企业总数的36.4%。全国有3万多家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这一基本制度的建立,较好地调整了劳动关系,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与此同时,在维护特困职工和困难职工群体的合法权益,努力承担第一责任人(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职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工作,目前已从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活动,向“送温暖工程”拓展,从重点帮扶特困职工向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合法权益延伸,以建立中心城市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重要载体,不断向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相结合。近几年来,各级工会同党政一起通过各种渠道,累计筹集送温暖慰问款104亿多元,走访慰问了48万多户次困难企业和3975万多户次困难职工家庭;全国有447个地市级工会、大多数县(市、区)工会及18万个基层工会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有80多万名党政和工会领导干部,与近百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建立了包户帮困联系;工会举办的培训机构6000多个,累计培训下岗职工300多万人次,职业介绍机构4000多个,累计介绍下岗职工再就业达300多万人次;工会通过兴办解困贸易市场和生产自救基地等,共吸纳65万人就业;有的地方工会积极建立了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和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快速反应系统;一些地方工会建立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困难职工实施及时的生活救助;全国600多个市级以上工会在元旦、春节期间全部开通了职工热线服务电话。所有这些,对于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帮助职工排忧解难,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依法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五年来,各级工会依法把加强基层民主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积极进展。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依法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通过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坚持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坚持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公司制企业实行由职代会民主选举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不断充实和丰富了职代会的内容,提高了职代会的质量和实效。在继续加强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同时,各级工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谋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集中力量从抓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民主权利入手,大胆探索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种与企业实际相适应的形式,着力落实法律赋予职工的涉及切身利益的劳动关系等方面问题的知情权、协商权,以及对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企业平等协商协议、集体合同条款等情况的监督权,有效地推进了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民主管理工作。目前,全国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单位达32.7万多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单位近8.4万多家;实行厂务公开的企业单位近25.1万多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5.7万多家;实行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公有制企业单位达18.7万多家;实行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的公有制企业近18.9万多家;建立职工董事制度的公有制企业38350家;建立职工监事制度的公有制企业39573家。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促进着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保护、调动、发挥着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着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依法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五年来,各级工会积极协助党政,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始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职工,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针对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工会积极配合党政,认真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识大体顾大局,努力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的稳定,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和保障职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积极推动各级政府把职业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督促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积极帮助职工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管理、法律等知识。各级工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办好各级各类职工学校和文化宫、俱乐部等宣传教育阵地,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目前,各级工会独立兴办的职工教育学校2400多所,在校学员人数为54.3万人,其中职工高等学校89所,在校学员人数8万多人;职工中等学校172所,在校学员人数8.5万多人;职工(业余)学校925所,在校学员人数17万多人。各级工会充分利用直属的3.9万多个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近2万个图书馆,5.2万多个体育场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所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四有”职工队伍的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依法搞好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五年来,各级工会通过立法参与和政策制定参与,与同级政府(行政)及有关部门召开联席(联系)会议,与政府、企业代表组织进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相互协调配合等多种途径,加强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工作,取得很大成效。目前,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自2001年8月建立以来,已召开了三次会议,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联席(联系)会议制度,现正向地(市)、县拓展;各级工会参与制定并已实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地方立法和政策1264件,在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中有工会代表15585人。这一切,从立法和政策制定参与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推动了带有全局性的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解决,及时有效地调处了劳动争议尤其是集体劳动争议,防止和减少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组织和引导到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上来。五年来,各级工会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更好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把这种积极性、创造性组织和引导到立足本职、干好工作和投身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上来,作出了积极努力。各级工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的途径和办法,广泛深入地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全国职工8400万人次参加劳动竞赛,共提出合理化建议4414万多件,技术攻关、技术开发88万多项,推广新技术32万多次,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开展,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活动,评选表彰了各级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奖状等先进个人和集体,坚持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目前,全国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企业单位达26.2万多家,占已建工会组织企业的20.1%。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与此同时,工会的台港澳工作和国际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五年来,共接待台港澳地区及国外各类代表团616个、7286人次,共派出代表团413个、2787人次,向日本派遣研修生1722人,在今年的国际劳工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功当选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工人组副理事,中国工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日益增强。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各级工会组织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工会工作的突破和发展,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党的十五大以来,各级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依法坚决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法维护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来,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各级工会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组建工会的原则,加快了工会组建步伐,维护广大职工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政府(行政)的支持及工会自身的努力下,既重点抓好新建企业工会的组建,又积极整顿、重建和巩固国有和集体改制企业工会组织,防止会员流失。在重视和抓好工会组建工作的同时,特别重视其作用的发挥,做到了边组建、边巩固、边提高、边发挥作用。工会组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02年6月底,全国已建基层工会组织165.8多万个,会员达到1.31亿多人,其中新建企业建立工会组织103.2多万个,发展会员近4000多万人,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各级工会适应经济结构及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在组织体制、工作机制、活动方式、职责履行等方面大胆创新,逐步建立健全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高新技术园区直至行政村的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全国乡镇、街道工会发展到37784家和5300家,分别占乡镇、街道总数94%、93%。工会组建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不断壮大着党的阶级基础,扩大着党的群众基础,巩固着党的执政基础。
依法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五年来,各级工会组织依据《工会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两手抓”,也就是把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和为职工办实事,特别是把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大力实施“送温暖工程”,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国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企业63.5万多家,占已建工会企业总数的48.7%;建立这一制度的新建企业37.5万多家,占已建工会新建企业总数的36.4%。全国有3万多家企业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这一基本制度的建立,较好地调整了劳动关系,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与此同时,在维护特困职工和困难职工群体的合法权益,努力承担第一责任人(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职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工作,目前已从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活动,向“送温暖工程”拓展,从重点帮扶特困职工向维护困难职工群体合法权益延伸,以建立中心城市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重要载体,不断向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并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相结合。近几年来,各级工会同党政一起通过各种渠道,累计筹集送温暖慰问款104亿多元,走访慰问了48万多户次困难企业和3975万多户次困难职工家庭;全国有447个地市级工会、大多数县(市、区)工会及18万个基层工会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有80多万名党政和工会领导干部,与近百万户困难职工家庭建立了包户帮困联系;工会举办的培训机构6000多个,累计培训下岗职工300多万人次,职业介绍机构4000多个,累计介绍下岗职工再就业达300多万人次;工会通过兴办解困贸易市场和生产自救基地等,共吸纳65万人就业;有的地方工会积极建立了维护困难职工合法权益和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快速反应系统;一些地方工会建立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困难职工实施及时的生活救助;全国600多个市级以上工会在元旦、春节期间全部开通了职工热线服务电话。所有这些,对于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帮助职工排忧解难,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依法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五年来,各级工会依法把加强基层民主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取得积极进展。公有制企事业单位依法推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通过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坚持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坚持集体合同草案提交职代会讨论通过,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企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向职代会报告,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公司制企业实行由职代会民主选举职工董事、职工监事等,不断充实和丰富了职代会的内容,提高了职代会的质量和实效。在继续加强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同时,各级工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谋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集中力量从抓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民主权利入手,大胆探索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种与企业实际相适应的形式,着力落实法律赋予职工的涉及切身利益的劳动关系等方面问题的知情权、协商权,以及对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企业平等协商协议、集体合同条款等情况的监督权,有效地推进了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民主管理工作。目前,全国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企业单位达32.7万多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单位近8.4万多家;实行厂务公开的企业单位近25.1万多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5.7万多家;实行职代会民主评议企业领导干部的公有制企业单位达18.7万多家;实行企业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向职代会报告的公有制企业近18.9万多家;建立职工董事制度的公有制企业38350家;建立职工监事制度的公有制企业39573家。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促进着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保护、调动、发挥着广大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着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依法维护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五年来,各级工会积极协助党政,注意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始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职工,引导他们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针对改革过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工会积极配合党政,认真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工识大体顾大局,努力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的稳定,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各级工会依法维护和保障职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积极推动各级政府把职业培训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督促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积极帮助职工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和管理、法律等知识。各级工会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办好各级各类职工学校和文化宫、俱乐部等宣传教育阵地,努力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目前,各级工会独立兴办的职工教育学校2400多所,在校学员人数为54.3万人,其中职工高等学校89所,在校学员人数8万多人;职工中等学校172所,在校学员人数8.5万多人;职工(业余)学校925所,在校学员人数17万多人。各级工会充分利用直属的3.9万多个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近2万个图书馆,5.2万多个体育场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所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四有”职工队伍的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依法搞好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五年来,各级工会通过立法参与和政策制定参与,与同级政府(行政)及有关部门召开联席(联系)会议,与政府、企业代表组织进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劳动保障监察与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相互协调配合等多种途径,加强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工作,取得很大成效。目前,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自2001年8月建立以来,已召开了三次会议,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联席(联系)会议制度,现正向地(市)、县拓展;各级工会参与制定并已实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地方立法和政策1264件,在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中有工会代表15585人。这一切,从立法和政策制定参与劳动关系协调等方面,推动了带有全局性的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解决,及时有效地调处了劳动争议尤其是集体劳动争议,防止和减少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组织和引导到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上来。五年来,各级工会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更好地保护、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并把这种积极性、创造性组织和引导到立足本职、干好工作和投身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上来,作出了积极努力。各级工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的途径和办法,广泛深入地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全国职工8400万人次参加劳动竞赛,共提出合理化建议4414万多件,技术攻关、技术开发88万多项,推广新技术32万多次,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开展,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学赶先进、争创一流的活动,评选表彰了各级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奖状等先进个人和集体,坚持用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全社会。目前,全国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企业单位达26.2万多家,占已建工会组织企业的20.1%。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与此同时,工会的台港澳工作和国际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五年来,共接待台港澳地区及国外各类代表团616个、7286人次,共派出代表团413个、2787人次,向日本派遣研修生1722人,在今年的国际劳工大会上,中华全国总工会成功当选国际劳工局理事会工人组副理事,中国工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日益增强。
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各级工会组织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积极推动工会工作的突破和发展,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