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全国创争活动指导协调小组 中华职工学习网首页 情景站 联系电话:010-68232149
 位置: 中华职工学习网 >> 信息中心 >> 创争活动 >> 正文

学习型社会与继续教育发展

  2009/6/19 源自:中华职工学习网 【字体: 字体颜色

 

建设学习型社会离不开传统的各类教育的大发展,但是,如果我们打开视野,充分研究了我国国情和社会深层地的发展变化,拓宽思路,就会发现目前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重中之重,就是要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一、学习型社会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自从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赫钦斯(R·M·Hutchins)于1968年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个概念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的目标之后,赫钦斯精辟构想的一个教育与社会形态——“学习型社会的这种憧憬和预想,在一些西方发达国迅速变成一个现实的行动。

1.关于学习型社会的概念

赫钦斯界定为不光是对所有成人男女随时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而且是以学习、完善和人为目的,以所有的制度指向于该目的的实现而成功地完成其价值的社会。成功的价值转换即指学习自我实现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已经变成了社会目标,并且所有社会制度均以这个目标为指向。即整个社会要从学校型社会变为学习型社会。根据他的看法,学习型社会不只是一种结果,更是重整教育世界的过程。他倡导学习型社会的基本立场是着眼于对人、对人性以及对人生真正的价值的培养和实现。
    2.
关于学习型社会的现实行动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由学校型社会学历型社会学习型社会过渡的政策。19914月美国政府提出了教育发展的四大战略,其中的两大战略就是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把社区变成大课堂。”19948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首次正式建议:通过较好的教育和培训,发展一种终身学习的文化,对人增加投资。”199411月在意大利罗马、1997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的两次终身学习会议,都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思想。近年来,新加坡政府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政府;日本提出把大阪建成学习型城市;美国的比尔盖茨则提出把微软公司建成学习型企业。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方法和措施。
   
在我国,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出现了一些成果,如:1990年彼得·圣吉的成名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一书,199410月由郭进隆翻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95年第一篇以学习型组织为关键词的理论文章发表。1997年, 国家教委将学习型组织与第五项修炼列入成人高校院校长资格培训班的教学内容。同年,上海成立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1998年国内学者的两本著作《学习型组织》(周德孚等编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和《学习型组织与现代管理》(徐韵发、张声维主编,百家出版社)出版。
    2000
11月,《北京创建学习型企业评估指标》(征求意见稿)出台。2002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后,创建活动正向广度和深度上发展。

3.关于学习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
   
1)由阶段性教育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阶段性教育体系是工业化时代产生的可以适应工业化时代需要的普遍形式,这种教育形式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消逝而逐渐淘汰,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必将延续人的一生,由于闲暇时间增多和社会变化加快,继续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需要。在《学生生存》的呈送报告中,富尔则写道: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目标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而惟有构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才能够实现人类发展的这一目标。
   
2)终止学制的限制,建立起可方便学习者的开放教育体系。
    
如果说终身教育从时间维度上概括了学习型社会教育的特征,那未开放教育从空间维度上概括学习型社会教育发展的内涵,它向全社会广泛开放,为全社会愿意学习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而不受性别、年龄、民族,已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身体条件等的限制,凡有忠于更新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的社会公民,均可以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选择学习项目,通过学习或从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或从提高个人的情操和兴趣。正如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学教授所说那样: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从做中学的社会,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学什么以及如何学习,都要有学习者自身的主动积极参与,在学习型社会,教育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责任,更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内在积极的需要;呈现出人人皆学,时时在学,事事可学的基本特征。
   
3)教育的目的由就业转变为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传统的学校型社会把人的一生分为接受教育参加工作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一个人接受新知识、新思想的任务是在人的前半生接受教育阶段完成,余下的后半生则是工作与休息。而我们要构建的学习型社会,不仅要求学校适应于学习者,学习者不应屈从于预先规定的教学规则。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从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来说教育的目的不应培养学习者只从事一种特定的终生的职业,而应培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流动的人,并培育他们自己的欲望,为完善自己而不断的学习,正如《学会生存》所提出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事实上,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地学习那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即要求人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完善。
   
4)学习型社会需要学校教育,但更需要发展社会教育。在信息化社会里,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如果没有较为完整的知识与技能,要正确地选择、处理、运用信息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传统的学校,必须根据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以终生教育思想为指导去彻底改造。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要实现终生教育,仅仅依靠普通学校教育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因为学习型社会不只是个体学习的一种新形式,而是一种新的社会形式。兰森认为,如果不把学习型社会理解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式,这个概念便无实质意义。他说,学习型社会这个短语指称的是一种不同的社会形式。如果所有的社会都是学习社会,那么这个短语就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认为,学习社会是一个不得不设法使自己成为一种不同的社会形式的社会,如果他要影响正在进行着的社会改造。从社会管理理论来看,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式,是由无数学习型组织所构成的,它是建立在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基石之上的。学习型社会所构筑的终身教育体系,是一种开放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无边界的教育,人人都能根据生存、择业和发展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而这种学习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它完全有别于原来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而必须以人们工作和生活所在的组织为依托,借助于所有组织的参与和实施。这样,继续教育的概念浮出水面。
     20
世纪末,知识经济初现端倪,新经济扑面而来,整个世界因此发生重大的变革。为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不断地要求学员接受培训,要求员工终身学习。从高校来说,通过各种形式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一般高等学历教育逐渐大众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完成自己的历史性使命之后,将呈现出萎缩态势,并将逐渐淡出。继续教育将取代成人学历教育,扮演重要的角色。高校将利用继续教育这种新型教育形式,加强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地接触,促进学校与政府、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把高校的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提高高校自身的经济效益,为高校自身的发展提供支撑。
   
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展继续教育是高校新的发展趋势。美国的继续教育有很长的历史。最初是在100多年前为了发展农业,全国各州都成立了土地赠予学院。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教育,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并一直沿用至今。本世纪20年代,工业开始效仿农业的作法,开展继续教育运动,但进展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工业的发展,继续教育开始迅速发展,并延伸到各个领域。至今美国每年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接受各类形式的继续教育。在美国,举办继续教育的机构是比较庞大的,主要有高等院校、各种专业学会协会、联合会、工商企业、各级政府及私人企业等。美国有3200所高等院校,其中有三分之二设立继续教育部、继续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中心。美国哈佛大学设立有继续教育学院,下设哈佛开放学院、哈佛夏季学院、哈佛夏季中学项目、哈佛英语语言学习项目、哈佛退休人员学习中心等,为各种技术人员、退休人员、中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据统计,在哈佛大学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数是正规生的3倍。而威斯康星大学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是正规学生的9.4倍。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大学也举办继续教育。英国每所大学都拥有数百名继续教育者,仅牛津大学每年接受非欧洲国家的继续教育人数就达1 500名以上,法国大学每年继续教育的收入就达2.4亿。

   
二、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1.
继续教育发展的前景是实现终身教育
   
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而终身教育目标的确立是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现代社会教育已不再是人的一生某一阶段的事情,而是终身的事情,破除一次教育一劳永逸的思维,变阶段性教育为终身教育已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必然。终身教育的概念是在继续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尽管终身教育概念是界定有不同的理论观点。但终身教育概念的核心是从时间维度出发进行的界定,即是指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形态,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终身教育概念具有两个本质性的特征:一是从终身教育的外延角度看,终身教育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从终身教育的内涵角度看,终身教育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她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是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的内在教育过程。在此意义上说,终身教育具有极大的包容特性。而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
    2.
继续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市场化需要
   
首先,继续教育是职后教育,是在已有教育基础上的再次教育,是追加教育,它与初始教育不同,它不是社会成员就业之前的必要准备。而是进入社会并且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主要是指在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而要求接受的继续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就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因为接受继续教育的主体选择这样一种教育形式需要的产生是缘于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其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必须保障、引导和监督继续教育向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因为教育是一资源,在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使有限的新教育资源最大化地为社会有效利用,涉及了一个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继续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在资源配置上就应当以市场为手段,实现市场化需要,否则就可能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3.
继续教育发展的落脚点是实现个性化服务
   
在人类历史上,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中最为深刻的内涵就是人的个性自由的充分发展。继续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为继续教育的落脚点是实现个性化服务。而个性化服务的突出特点就是根据受教育主体的需要,即根据爱教育主体自己的特点和兴趣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教育。继续教育的个性化服务还是受教育主体实现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所谓人力资本,就是指人们能过投资行为(如花钱接受教育或培训、增加营养等)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附着于人体上的一种特殊的、可以为拥有它的人带来更多利润的资本。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关键,学校教育完成了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而继续教育的个性化服务则是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重要途径。因为继续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通过继续教育更新老化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及时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受教育者弥补自身知识结构中的缺憾,使之趋于合理,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并最终为自身带来最大化的利润。
    4.
继续教育发展的未来是实现国际化走向
   
继续教育实现国际化走向应是题中之意,毋庸置疑的。因为国际社会上人、财、物流动的频繁,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打破了过去传统的疆域界限,尤其是人类进入了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态势,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深入。我国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就必须了解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就必须在各个方面与国际接轨,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因为我们要进入国际社会,同样其他国家的组织和个人也要进入我们的市场,人、财、物的交流和转换,都要求我们了解和掌握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市场规则、市场要求、市场观念等,以使我们的劳动力大军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市场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目标,继续教育首当其冲。因此,继续教育首先必须在层次上、体系上、内容上加快更新,提高水平,走向国际化,否则就不能够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关链接